六代风流地,豪吟兴未涯。
层台花宿凤,故堞柳藏鸦。
海日笼丹雾,江天照绮霞。
春光何太蚤,先到莫愁家。
六代风流地,豪吟兴未涯。
层台花宿凤,故堞柳藏鸦。
海日笼丹雾,江天照绮霞。
春光何太蚤,先到莫愁家。
此诗描绘了六朝古都南京的风华与历史感,诗人以豪迈之气吟咏,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巧妙融合。首联“六代风流地,豪吟兴未涯”,开篇即点出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历史地位,以及诗人在此地吟咏时的豪情未尽,展现出一种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与感慨。
颔联“层台花宿凤,故堞柳藏鸦”运用象征手法,层台之上,花鸟相伴,仿佛凤凰栖息,赋予了自然景物以生命与灵性;而古老的城墙边,柳树掩映着乌鸦,既展现了自然的静谧与和谐,也暗含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颈联“海日笼丹雾,江天照绮霞”则进一步描绘了日出时分的壮丽景象,海上的红日被丹雾环绕,江天之间映照着五彩斑斓的云霞,色彩鲜明,气势磅礴,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寓意着希望与光明。
尾联“春光何太蚤,先到莫愁家”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来得过早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王长公的思念之情,希望春天能先到莫愁湖畔,让友人感受到这份美好的祝愿与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南京这座历史名城的独特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文化的深思,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怀念,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我爱消灾崖,此中有佳处。
桥涉嘉陵江,逶迤纵云步。
中有一径通,盘折无层数。
秀石悬空崖,幽窈多清趣。
凭栏远望间,意迷入山路。
惟见清冥合,山川起烟雾。
传云张果仙,栖此发神悟。
长啸惟幽人,白云自来去。
十年林下无羁绊,吴水吴山饱探玩。
穹窿至近高且险,欲至靡由辄兴叹。
喜闻地主有嘉招,春服初成杂童冠。
画船载酒出胥口,略绰湖稍旋抵岸。
民淳地僻客至稀,老少相扶出门看。
吴王种香泾尚存,岁岁采香多女伴。
我闻且欲登香山,雨脚忽来行涣散。
明朝雨势止复作,世路阴晴那可算。
文侯岂失虞人期,勇往前行赖明断。
篮舆旋泞那复辞,逦迤青山开四畔。
前山云接后山云,似是山灵显奇观。
嵚崎荦确路登登,山腹盘回转危栈。
诸峰一望皆下风,始信阳山才抵半。
买臣驳落读书台,曾是樵夫终佐汉。
丈夫出处会有时,不记当年愚妇讪。
清泉一脉甘且寒,肝肺尘埃得湔浣。
山头咫尺不得升,甘被同行讥老愞。
兹行虽胜兴未厌,斜日归途几留盼。
回头一笑谢地主,他日重来殊未晏。
《游穹窿山》【明·王鏊】十年林下无羁绊,吴水吴山饱探玩。穹窿至近高且险,欲至靡由辄兴叹。喜闻地主有嘉招,春服初成杂童冠。画船载酒出胥口,略绰湖稍旋抵岸。民淳地僻客至稀,老少相扶出门看。吴王种香泾尚存,岁岁采香多女伴。我闻且欲登香山,雨脚忽来行涣散。明朝雨势止复作,世路阴晴那可算。文侯岂失虞人期,勇往前行赖明断。篮舆旋泞那复辞,逦迤青山开四畔。前山云接后山云,似是山灵显奇观。嵚崎荦确路登登,山腹盘回转危栈。诸峰一望皆下风,始信阳山才抵半。买臣驳落读书台,曾是樵夫终佐汉。丈夫出处会有时,不记当年愚妇讪。清泉一脉甘且寒,肝肺尘埃得湔浣。山头咫尺不得升,甘被同行讥老愞。兹行虽胜兴未厌,斜日归途几留盼。回头一笑谢地主,他日重来殊未晏。
https://shici.929r.com/shici/DmnfQz4g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