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岳顶观日》
《南岳顶观日》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中宵登岳望,阊阖赤霞边。

光采频迎日,空濛不见天。

苍梧龙驭失,紫盖凤楼迁。

万古湘累泪,东皇太乙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登上南岳山顶,远眺赤霞之中的景象。首句“中宵登岳望”点明时间与地点,夜深人静之时,诗人独自站在南岳之巅,俯瞰四周。接着“阊阖赤霞边”,以“阊阖”象征天空,与“赤霞”相映衬,营造出一种壮丽而神秘的氛围。

“光采频迎日”一句,写出了太阳即将升起时的光辉,仿佛是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而“空濛不见天”则描绘了一种云雾缭绕、若隐若现的景象,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接下来,“苍梧龙驭失,紫盖凤楼迁”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苍梧,相传为舜帝葬地,此处借指历史的过往;龙驭,帝王出行的仪仗,象征权力与地位;紫盖,古代帝王所居之地的标志,凤楼则象征着繁华与荣耀。这两句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变迁,流露出一种历史沧桑感。

最后,“万古湘累泪,东皇太乙前”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湘累,指屈原,屈原曾投汨罗江自尽,其悲剧命运成为千古流传的悲歌;东皇太乙,道教中的神祇,此处或暗喻对理想与信仰的追求。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屈原的深切怀念,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历史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理想追求的执着,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题读书楼

人生何谓富,山水绕吾庐。

人生何谓贵,闭户读我书。

君构读书楼,楼与山水俱。

藏书数千卷,任君畋且渔。

山水契动静,读书友轩虞。

眺望连近远,梦寐俱恬愉。

此身置太古,此心游太虚。

回视尘世间,富贵吾土苴。

(0)

晓起

连夜深山雨,春光应未多。

晓看洲上草,绿到洞庭波。

(0)

落叶

枝上曾几日,夜来秋已终。

又随天地意,乱下户庭中。

不静月斜处,偏惊头白翁。

何须怨摇落,多事是春风。

(0)

踏莎行.春游

倩影迷离,东风料峭。清明过后园林好。

桃花波暖泛轻舟,烟丝无力萦兰棹。

病酒心情,伤离怀抱。画屏展翠春山晓。

拟将幽怨托朱弦,曲中不信知音少。

(0)

风入松.初夏偶感

晴丝乍绾日初长。竹影幽窗。

绿阴叶底黄鹂语,隔帘栊、风递馀香。

轻暖待裁纨扇,嫩寒犹透银床。一春诗事去茫茫。

有甚思量。近来学得参禅味,尽花开、花谢何妨。

欲把韶光留住,良辰美景华堂。

(0)

清平乐.立春

风风雨雨。又早催年暮。屈指光阴能几许。

转眼春回冬去。妆成对镜徘徊。重帘几度羞开。

生怕梅花笑我,依然裙布荆钗。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