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还怕坐,旧业岂空抛。
匣墨坚于铁,盆花乱似茅。
唐娥蚕伏茧,王猛虱扪巢。
胃气方苏醒,秋菘抵盛殽。
文房还怕坐,旧业岂空抛。
匣墨坚于铁,盆花乱似茅。
唐娥蚕伏茧,王猛虱扪巢。
胃气方苏醒,秋菘抵盛殽。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季珠所作的《病起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病愈后诗人对生活的重新审视和感悟。
首句“文房还怕坐”,形象地表达了病愈后的诗人对日常工作的渴望与期待,仿佛在说即使是在文房四宝的陪伴下工作也感到害怕,实际上是对久病初愈后对生活重拾信心的体现。
“旧业岂空抛”则流露出诗人对过往事业的不舍与坚持,即使身体疲惫,精神上仍不愿放弃自己的职业,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
“匣墨坚于铁,盆花乱似茅”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墨盒中的墨与盆栽的花朵进行了比喻,墨盒中的墨坚如铁,象征着诗人的决心与毅力;而盆花杂乱无章,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纷扰或外界的复杂。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坚定。
“唐娥蚕伏茧,王猛虱扪巢”引用了历史典故,唐娥与王猛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历史人物,这里通过这两个典故,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考,或许在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可能是在反思自己与历史人物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胃气方苏醒,秋菘抵盛殽”最后两句,诗人从个人的身体感受出发,描述了病愈后食欲的恢复以及对食物的享受。这里的“秋菘”指的是秋天的白菜,而“盛殽”则是丰盛的食物。这两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健康恢复的喜悦,也暗示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病痛中恢复的过程,以及对生活、事业、历史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
菊遇陶靖节,莲遇舂陵翁。
菊取隐逸意,莲有君子风。
嘉话至今传,所遇非虚蒙。
卓哉苏平恩,襟期古人同。
植葵用名轩,勉兹培养功。
眷焉举可则,树德匡厥躬。
进此正色黄,远彼乱朱红。
夕萼知向西,朝葩还附东。
卫足喻吾智,倾心喻吾忠。
拳拳爱君念,对之弥敬恭。
牛腰富品题,千里走诗筒。
葵遇视菊莲,未必惭二公。
花若敷而荣,轩若增而崇。
勉旃名轩义,有初期有终。
黄蒿生野飙,渭水正呜咽。
下马汉家陵,落日照残阙。
佳气忽已无,隆准何代绝。
雄剑飞上天,炎灵顿销歇。
当年一抔土,经今几开掘。
便房不复闭,殓玉亦巳竭。
踞兽徒狰狞,卫士空森列。
泪眼滴骨枯,碧渍苔痕血。
乌乎千载下,谁者兴悲怛。
圣泽渥泉壤,崇祀追前烈。
旷古信有光,壮业遥相埒。
回睇楚天云,飞扬向空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