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閟寒泉,真火弥不坏。
年深定飞腾,子夜吐光怪。
金鼎閟寒泉,真火弥不坏。
年深定飞腾,子夜吐光怪。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名为“丹井”的神秘景观,位于信州的招真观内。诗人袁桷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这处古迹的独特魅力。
“金鼎閟寒泉”,开篇即以“金鼎”与“寒泉”相配,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氛围。金鼎,古代用于炼丹或祭祀的器具,象征着神圣与力量;寒泉,则暗示了水源的纯净与深邃,二者结合,仿佛预示着某种超凡脱俗的力量潜藏其中。
“真火弥不坏”,进一步揭示了这处景观的非凡之处——即使经过时间的侵蚀,依然保持着不灭的真火。这里的“真火”不仅指实际的火焰,更象征着内在的活力与永恒的精神力量,强调了其超越时间和物质的特性。
“年深定飞腾,子夜吐光怪”,这两句则表达了对这处景观未来发展的期待与想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展现出更加辉煌的景象,尤其是在夜深人静之时,会释放出奇异的光芒,令人叹为观止。这里运用了“飞腾”和“光怪”这两个词,既描绘了景观的动态之美,也暗含了其蕴含的神秘力量和变化莫测的特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无限可能的世界,让人对“丹井”这一古迹充满了好奇与向往。
归兴不可遏,归程待何时?
悠悠故乡心,一夕千里驰。
西风动霄汉,惨惨令人悲。
况我多病身,天涯久栖迟。
交游义难忘,岂忍轻别离。
重念丘陇远,娇儿正愚痴。
因循死异邑,后世将何遗。
所愿经营日,及此未全衰。
树桑墙以下,开畦水之湄。
既得舒困难,且可为镃基。
齐州多半夏,采自鹊山阳。
累累圆且白,千里远寄将。
新妇初解包,诸子喜若狂。
皆云已法制,无滑可以尝。
大儿强占据,端坐斥四旁。
次女出其腋,一攫已半亡。
须臾被辛螫,弃馀不复藏。
竞以手扪舌,啼噪满中堂。
父至笑且惊,亟使啖以姜。
中宵方稍定,久此灯烛光。
大钧播万物,不择窳与良。
虎掌出深谷,鸢头蔽高冈。
春草善杀鱼,野葛挽人肠。
各以类自播,敢问孰主张。
水玉名虽佳,神农录之方。
其外则皎洁,其中慕坚刚。
奈何蕴毒性,入口有所伤。
老兄好服食,似此亦可防。
急难我辈事,感惕成此章。
黄金本何物,举世相纷争。
贱者可以贵,死者可以生。
既解平城围,亦散六国衡。
神用信莫测,万宝孰敢婴。
亦有高世士,唾视瓦砾轻。
宁为冻饿殍,不受污辱名。
斯人傥可见,吾将与同盟。
嗟哉首阳薇,千载有馀清。
閒居爱明月,良节复与俱。
金魄丽秋闉,皓彩扬云衢。
澄空敛霜烟,清飙荡中区。
徘徊广庭内,改席临方除。
顾景怵衷虑,兴心念居诸。
天道递消长,戒之在须臾。
怀谦可久安,盛满岂恒居。
孰云质靡盈,所贵光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