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壁百寻高,噀空飞雪涛。
鸟窥翻进退,龙住本雄豪。
长啸势随壮,细听声忽逃。
沫霏侵佛像,境净绝溪毛。
峻顶闻通海,残流不著舠。
虹霓无故见,灵怪有时遭。
久对崖疑动,迟行路不劳。
贯休濛雨句,人咏入诗骚。
石壁百寻高,噀空飞雪涛。
鸟窥翻进退,龙住本雄豪。
长啸势随壮,细听声忽逃。
沫霏侵佛像,境净绝溪毛。
峻顶闻通海,残流不著舠。
虹霓无故见,灵怪有时遭。
久对崖疑动,迟行路不劳。
贯休濛雨句,人咏入诗骚。
这首诗描绘的是龙湫瀑的壮观景象。首联"石壁百寻高,噀空飞雪涛",以夸张的手法写出瀑布从百丈高的峭壁上飞泻而下,犹如雪涛喷涌,气势磅礴。颔联"鸟窥翻进退,龙住本雄豪",通过鸟儿窥视的动作和龙的象征,进一步强调了瀑布的威猛与神秘。
颈联"长啸势随壮,细听声忽逃",诗人通过自身的感受,描述听到瀑布声音时的震撼与变化,既有壮丽的视觉冲击,又有动人的听觉体验。接着"沫霏侵佛像,境净绝溪毛",写瀑布水花四溅,连佛像都仿佛被洗净,环境清幽,连溪边的草木都显得格外洁净。
尾联"峻顶闻通海,残流不著舠",进一步展现瀑布源头的深远,水流之大,连小舟都无法承载。最后"虹霓无故见,灵怪有时遭",暗示瀑布有时会出现彩虹,增添神秘色彩,而"久对崖疑动,迟行路不劳"则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凝视瀑布,甚至感觉山崖都在动,行走其中也不觉得疲倦。
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龙湫瀑的壮美与神奇,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深敬畏和赞美,同时也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戴栩的这首《龙湫瀑》被后人广为传颂,成为吟咏山水的佳作。
葵倾心兮向阳,车导迷兮指南。
彼赫曦兮丽昼,奚信耳兮铜盘。
路通行兮九轨,奚窘步兮媻姗。
理有窒兮必通,物无幽兮不阐。
懿君子兮姱修,曾何心兮独善。
曼余目兮流观,瞻咫尺兮威颜。
慨冥行兮一世,抚余衷兮独安。
惟纳约兮自牖,苟墙面兮孰诱。
拥前旒兮余察,昏擿埴兮余考。
周道兮如砥,君子兮所履。
彼矇叟兮何知,跬步兮千里。
倚槛兮永歌,君门九重兮奈何。
倚皇明兮寤鉴,蹈前修兮不颇。
秋风慄憀宋玉宅,湍波磕涌三闾祠。
行人莫蚩我邦陋,离骚千古芳菲菲。
使君玉立笋班上,得州如斗不薄之。
冠峨切云佩陆离,欲与二子论襟期。
官居髣髴蓬岛似,翠雾白云山四围。
向来专情在岩壑,爱此线溜来逶迤。
搜岩剔薮作幽事,便有一派银河垂。
酿泉为酒旨且冽,环滁之乐同一时。
有时痛饮挟骚读,声和泉石含馀悽。
天涯有客倦行李,云间小队来追随。
窥公心源莹澄彻,亦如此水涅不缁。
里无追胥关薄征,峡山今是春台熙。
邦人恐公日边在,谁恤我老字我蚩。
何人勒铭泉上石,后千万年甘棠诗。
华清舞彻霓裳散,五音繁会宵达旦。
人间何限失意人,西商凄切离骚乱。
我所思兮在东周,小雅尽废心之忧。
更堪羌调日嘈杂,径欲洗耳寒江流。
那君十指含清风,家无卓锥心愿丰。
仙翁赏音那易得,水流益浚山益崇。
疲氓望翁起憔悴,蒲轮加璧幸可致。
请君抱琴往从之,解愠阜财皇有意。
寒花窈袅蔓颓墙,古寺苍苔昼掩房。
犬吠屋头山杳杳,虫鸣阶隙草荒荒。
池塘澹月蒹葭冷,篱落西风橘柚香。
六代江山金碧地,断碑留得管兴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