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有闻赋悼四首·其一》
《有闻赋悼四首·其一》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天柱崩颓震北方,潜龙鱼服渡河阳。

三山再定中兴鼎,四镇齐飞劝进章。

立伏满庭思斩马,旄头半夜扫贪狼。

可怜零落燕台草,五国城南月似霜。

(0)
鉴赏

这首诗《有闻赋悼四首(其一)》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描绘了历史变迁中的动荡与转折,以及对往昔荣光的怀念。

首句“天柱崩颓震北方”,以“天柱”象征国家的稳固根基,形象地描绘出北方局势的动荡,暗示国家面临重大危机。接着,“潜龙鱼服渡河阳”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隐匿的英雄比作潜藏的龙,以“鱼服”形容其隐匿身份,生动地展现了英雄在乱世中为避祸而隐藏自我的情景,渡过河阳则暗示着他们寻找新的出路或开始新的征程。

“三山再定中兴鼎”一句,提到“三山”可能是指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复兴景象,这里指的是国家再次稳定,迎来了中兴的时期。“四镇齐飞劝进章”则进一步描绘了各地响应号召,共同支持国家复兴的情景,显示了团结一致的力量。

“立伏满庭思斩马”可能暗含了对忠诚与勇敢的颂扬,以及对那些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的英雄们的怀念。“旄头半夜扫贪狼”则是对正义力量最终战胜邪恶势力的期待和祝愿,旄头是古代星象术语,常用来指代敌人或邪恶势力,而“扫贪狼”则象征着正义的胜利。

最后,“可怜零落燕台草,五国城南月似霜”表达了对过去繁荣景象的怀念和对当前衰败景象的感慨。燕台草零落,象征着昔日繁华的消逝;五国城南的月色如霜,则营造了一种凄凉、冷寂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无常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题枕

太华峰头一枕,千秋万岁通灵。

不怕恶蛙惊睡,鼻端三月雷鸣。

(0)

九日诸生携酒饮白沙醉中和答·其一

老病得狂痴,欢呼九日期。

自补登山屐,谁供把酒卮。

(0)

赠李克常

桃花被东岸,江水日日深。

赠君岂无言,亦有花水吟。

(0)

神泉八景为饶鉴赋其四赠之·其七

歌舞重阳酒,今年犹去年。

山中八石榻,榻榻是回仙。

(0)

赠李世卿六首·其六

上上昆崙峰,诸山高几重。

望望沧溟波,百川大几何。

卑高入揣料,小大穷多少。

不如两置之,直于了处了。

(0)

藤蓑五首·其二

人好蓑亦好,月光水亦光。

水南有酒媪,酒热唤我尝。

半酣独速舞,舞罢还举觞。

所乐在知止,百年安可忘。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