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崩颓震北方,潜龙鱼服渡河阳。
三山再定中兴鼎,四镇齐飞劝进章。
立伏满庭思斩马,旄头半夜扫贪狼。
可怜零落燕台草,五国城南月似霜。
天柱崩颓震北方,潜龙鱼服渡河阳。
三山再定中兴鼎,四镇齐飞劝进章。
立伏满庭思斩马,旄头半夜扫贪狼。
可怜零落燕台草,五国城南月似霜。
这首诗《有闻赋悼四首(其一)》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描绘了历史变迁中的动荡与转折,以及对往昔荣光的怀念。
首句“天柱崩颓震北方”,以“天柱”象征国家的稳固根基,形象地描绘出北方局势的动荡,暗示国家面临重大危机。接着,“潜龙鱼服渡河阳”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隐匿的英雄比作潜藏的龙,以“鱼服”形容其隐匿身份,生动地展现了英雄在乱世中为避祸而隐藏自我的情景,渡过河阳则暗示着他们寻找新的出路或开始新的征程。
“三山再定中兴鼎”一句,提到“三山”可能是指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复兴景象,这里指的是国家再次稳定,迎来了中兴的时期。“四镇齐飞劝进章”则进一步描绘了各地响应号召,共同支持国家复兴的情景,显示了团结一致的力量。
“立伏满庭思斩马”可能暗含了对忠诚与勇敢的颂扬,以及对那些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的英雄们的怀念。“旄头半夜扫贪狼”则是对正义力量最终战胜邪恶势力的期待和祝愿,旄头是古代星象术语,常用来指代敌人或邪恶势力,而“扫贪狼”则象征着正义的胜利。
最后,“可怜零落燕台草,五国城南月似霜”表达了对过去繁荣景象的怀念和对当前衰败景象的感慨。燕台草零落,象征着昔日繁华的消逝;五国城南的月色如霜,则营造了一种凄凉、冷寂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无常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