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并序·其二十四》
《诗并序·其二十四》全文
唐 / 王梵志   形式: 古风

生即巧风吹,死须业道过。

来去不相知,展脚阳坡卧。

只见生人悲,不闻鬼唱祸。

子细审三思,慈母莫生我。

(0)
鉴赏

这首诗以一种超脱生死的态度,探讨了生命与死亡的本质。诗人通过“生即巧风吹,死须业道过”这两句,将生命比作轻盈的风,暗示生命的短暂与飘忽不定;而“死须业道过”,则暗示了死亡是因果报应的必然结果,充满了宿命论色彩。

接下来,“来去不相知,展脚阳坡卧”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生命从不知晓来处,也不知晓去向,只是静静地躺在阳光下的山坡上,仿佛在享受生命的宁静与自由。这种对生死的淡然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只见生人悲,不闻鬼唱祸”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生死的超脱。他似乎在说,活着的人只会悲伤,死去的人却不会抱怨或诅咒,暗示了死亡之后的平静与解脱。这不仅是对生死的一种哲学思考,也反映了诗人对世间苦难的同情和对解脱的向往。

最后,“子细审三思,慈母莫生我”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反思和对母亲的复杂情感。他似乎在审视自己的存在,思考是否值得来到这个世界,这既是对生命价值的质疑,也是对母爱的深情回应。这句话充满了矛盾和挣扎,既有对生命的怀疑,也有对母爱的感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邃的思想,探讨了生命、死亡、因果、解脱以及母爱等多重主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视角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王梵志

王梵志
朝代:唐   籍贯:卫州黎阳

王梵志[唐](隋末至唐初年间前后在世),唐初白话诗僧,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原名梵天,生卒年、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隋炀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诗歌以说理议论为主,多据佛理教义以劝诫世人行善止恶,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对社会问题间或涉及。多数作品思想消极,格调不高。语言浅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艺术上比较粗糙,但对认识初唐社会和研究白话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挽饶法主

缁服薰修九十春,法筵长为指通津。

经窗未冷铜炉火,已作他方应化身。

(0)

元祐三年八月初六日得报已有代者归期可数喜动于中载形歌咏

郡符朝下报新官,不觉津津喜见颜。

但怪鹊声连日好,谁知鸿翼过年还。

心游象魏三秋后,步入庭闱数月间。

别去祇怜风月夜,不闻山溜响潺潺。

(0)

病中闻梅已放就邻人求之

屈指新春只月馀,园梅闻道已盈枝。

暗香便欲朝三嗅,寒笛愁闻夜一吹。

病眼未能临翠薄,幽怀还恐失霜枝。

从君觅取春消息,莫使空吟寄驿诗。

(0)

挽严四府君

岁事时无失,先畴手自耘。

克家亲有养,投老意弥勤。

方羡高年庆,旋惊白日曛。

可怜坟上土,仍占垄头云。

(0)

洞庭

险固三苗左,茫洋七泽西。

山光千叠小,天碧四垂低。

风便修途近,波惊跬步迷。

谁知鱼鸟乐,不复待鼗鞞。

(0)

颂三首·其一

元正一,古佛家风从此出。

不劳向上用工夫,历劫何曾异今日。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