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窍因成籁,一弦犹抚琴。
岂能谐里耳,聊以散幽襟。
地古春怀远,杯凉夜语深。
三农方望雨,明月最宜阴。
众窍因成籁,一弦犹抚琴。
岂能谐里耳,聊以散幽襟。
地古春怀远,杯凉夜语深。
三农方望雨,明月最宜阴。
这首诗描绘了羊城月夜下的宁静与深邃,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内心的情感。首联“众窍因成籁,一弦犹抚琴”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自然界的声音比作乐曲,形象地展现了夜晚的和谐与宁静。接着,“岂能谐里耳,聊以散幽襟”表达了诗人借景抒情,试图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和释放。
颔联“地古春怀远,杯凉夜语深”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体验,古老的土地承载着遥远的春意,而一杯凉酒则让深夜的对话更加深刻。尾联“三农方望雨,明月最宜阴”则将目光转向了农事,表达了对雨水的期盼,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循环的敬畏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对情感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复杂世事中的超然态度。
世弃天留等可哀,黍离荆棘更能来。
还从铜辇寻残梦,早向昆明辨劫灰。
吞炭漆身殊未避,触山逐日漫相猜。
两朝国士虚名在,骏骨聊堪比郭隗。
闭目念家山,开眼顾已失。
谁言画非真,犹胜梦一瞥。
蜀山插天外,蜀士滞天末。
披图忽惊叫,还我旧岩穴。
林屋摹大痴,得意留此笔。
一朝君获之,松所见突兀。
居然得八九,注视神为夺。
重烦赵叟诗,说尽乡愁切。
中原正丧乱,骨肉殊存殁。
莫歌蜀道难,归思恐难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