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黄仲秉少卿知泸州二首·其一》
《送黄仲秉少卿知泸州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滟滪方如象,馀皇底似飞。

相将刺天去,收拾大名归。

西掖桐阴静,泸南荔子肥。

未应经世具,便欲闭山扉。

(0)
翻译
巨大的漩涡像大象一样壮观,残留的皇族像鸟儿般飞翔。
他们一起刺破青天,准备带着显赫的名声归来。
皇宫西边的桐树阴凉宁静,泸南的荔枝果实丰硕。
他们并未准备好治理天下,只想隐居山林关闭门扉。
注释
滟滪:巨大的漩涡。
方:正。
如:像。
象:大象。
馀皇:残留的皇族。
底:像。
似:像。
飞:飞翔。
相将:一起。
刺天:刺破青天。
去:离去。
收拾:准备。
大名:显赫的名声。
归:归来。
西掖:皇宫西边。
桐阴:桐树阴凉。
静:宁静。
泸南:泸南地区。
荔子:荔枝。
肥:丰硕。
应:应该。
经世:治理天下。
具:具备。
闭:关闭。
山扉:山林的门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送黄仲秉少卿知泸州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以及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滟滪方如象,馀皇底似飞。” 这两句以壮丽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川壮观的图景。“滟滩”形容水势奔腾,“方如象”则是比喻山势雄伟如同巨兽。下一句“馀皇底似飞”则是说山峰高峻连绵,如同天上的云朵。

“相将刺天去,收拾大名归。”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黄仲秉未来的期许和赞美之情。相将即一起,刺天意指事业的高度发展和影响力,而收拢大名则是希望他能够成就一番伟业,为世人所称道。

“西掖桐阴静,泸南荔子肥。”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富饶的地方。西掖指的是山的背面,桐阴即是由梧桐树所形成的浓荫,而泸南则特指泸州一带,荔枝之肥美象征着那里的丰饶与安逸。

“未应经世具,便欲闭山扉。” 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黄仲秉即将离开而产生的不舍和依依惜别之情。"未应"意味着还没有来得及享受这些美好的东西,而"便欲闭山扉"则是说诗人希望能够留住这份美好,不愿让黄仲秉就此告别。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福,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不舍与依恋的情感。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游隐清·其三

穷冬吏鞅解纷缠,重入兹山忆少年。

千里幸同丰岁乐,三生曾结郡人缘。

几番山色望空外,今日水声来耳边。

坐上何须听丝竹,与君啸咏和风前。

(0)

从子淮过省寄伯中弟

我家伯父德馀辉,吾弟风标具体微。

七叶欣闻五争奋,四人先喜一雄飞。

忍贫老尚甘箪食,教子今方擢省闱。

他日双椿临六桂,麻衣俱换绿衣归。

(0)

过苍岭·其一

黄云满坞沙田稻,白雪漫山荠菜花。

路人缙云频借问,碧香酒好是谁家。

(0)

次曾子固韵

惊见银河空外翻,奔湍千丈有馀寒。

下流不用长劳望,祇向悬崖顶上看。

(0)

游华山张超谷

太华锁深谷,我来真景分。

有苗皆是药,无石不生云。

急瀑和烟泻,清猿带雨闻。

幽栖未忍别,峰半日将曛。

(0)

过李膺墓同曼叔作

汉衰奄寺炽,威柄敢专有。

桓桓李司隶,誓夺还君手。

登门盛贤俊,破柱发奸丑。

身虽以此亡,慕者犹恐后。

我行襄之野,把酹孤冢右。

精诚有相激,泪落入卮酒。

剖心死亦仁,灭顶过何咎。

大雅称明哲,于君岂其谬。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