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成纪世受射,将军猿臂艺独精。
折关格兽不旋踵,击空鞲脱如苍鹰。
百骑往驰射雕者,丐奴忽陈阴山下。
军士前前莫还走,示閒翻令皆下马。
亭尉不识故将军,小人常态安足论。
一朝北平得权势,脩怨斩尉殊伤仁。
更复坑降逮八百,冥冥应受神鬼责。
不须王朔始知然,只合终身二千石。
陇西成纪世受射,将军猿臂艺独精。
折关格兽不旋踵,击空鞲脱如苍鹰。
百骑往驰射雕者,丐奴忽陈阴山下。
军士前前莫还走,示閒翻令皆下马。
亭尉不识故将军,小人常态安足论。
一朝北平得权势,脩怨斩尉殊伤仁。
更复坑降逮八百,冥冥应受神鬼责。
不须王朔始知然,只合终身二千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飞将军”的武将形象,其箭术高超,勇猛无双。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和细节,展现了这位将军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以及其权力与地位的变化。
首句“陇西成纪世受射”,点明了将军的出身地,暗示其家族世代以射箭为业,为后文展现其箭术高超埋下伏笔。接着,“将军猿臂艺独精”一句,直接赞美了将军臂力惊人,箭术超群,为后文描述其战斗中的英勇表现做了铺垫。
“折关格兽不旋踵,击空鞲脱如苍鹰”两句,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将军在战场上与猛兽搏斗的场景,以及他射击时如同苍鹰般迅速准确,展现了其非凡的战斗技巧和勇气。
“百骑往驰射雕者,丐奴忽陈阴山下”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将军的英勇事迹,他率领百名骑兵前往追逐射雕者,而丐奴(可能是指随从或士兵)在阴山下布阵,预示着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展开。
“军士前前莫还走,示閒翻令皆下马”两句,通过军士的表现,侧面烘托出将军的威严和影响力,即使是在休息时,也令士兵不敢轻举妄动,显示出其在军队中的崇高地位。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开始揭示将军权力与地位变化的复杂性。“亭尉不识故将军,小人常态安足论”,表达了对将军身份被忽视的不满,同时也暗示了社会上对权力与地位的复杂态度。
“一朝北平得权势,脩怨斩尉殊伤仁”两句,揭示了将军在权力上升后,对过去的恩怨进行报复,甚至不惜伤害无辜,这反映了人性中善恶交织的一面。
“更复坑降逮八百,冥冥应受神鬼责”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将军行为的后果,暗示其最终会受到道德和神灵的审判,体现了对正义和道德的追求。
最后,“不须王朔始知然,只合终身二千石”两句,表达了对将军命运的感慨,认为其不应仅满足于一时的权势,而应追求长久的荣誉与和平,暗示了对理想政治和社会秩序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不仅赞美了将军的英勇与才能,也深刻探讨了权力、道德、正义等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及其行为的深刻洞察和反思。
那用招秋,休言推暑,风自薰兮。
问谁解当初,识公来处,月明碧落,旆卷青霓。
千丈长松,起人生意,冻芋寒瓜空满畦。
还堪怪,怪诸公衮衮,我尚凭泥。须教一举崔嵬。
算人世、功名各有梯。
更何须炼鼎,玄霜绛雪,只烦煮茗,水饼冰齑。
紫府多仙,招来满座,公自长生角亢齐。
何曾也,有玉麟行地,老凤梧栖。
玉女扫天净,雍观掠江宽。
问君何事底急,夜半挟舟还。
三岛眠龙惊觉,万顷明琼碾破,凉月照东南。
碧气正吞吐,满挹漱膺肝。烟篷上,乘云象,噭天关。
人间已梦,我独危坐玩漫汗。
螭殿黄昏未锁,鹤氅翩跹蜚下,共吸酒壶乾。
兴罢吹笙去,风露五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