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余来湖外家问不通者累月因和渊明停云篇以遣怀》
《余来湖外家问不通者累月因和渊明停云篇以遣怀》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四言诗

上天停云,以阴以雨。我之怀矣,川路修阻。

田园将芜,幼稚谁抚。雁信来迟,鹤立以伫。

凄其以风,零雨其濛。自去梁溪,爰止西江。

一室萧然,卧于北窗。块独处此,人谁我从。

岂无轩裳,谁适为荣。人之为人,亦以有情。

乱离瘼矣,弃家遐征。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今夕何夕,鹊袅庭柯。载植其尾,迭相鸣和。

发书占之,远问为多。兆而未至,怀哉若何。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余来湖外家问不通者累月因和渊明停云篇以遣怀》。诗中描绘了诗人长时间无法与家人沟通的孤独与忧愁,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上天停云,以阴以雨”,以自然界的天气变化象征诗人内心的压抑与迷茫。接着,“我之怀矣,川路修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人的深切思念,以及通往家人的道路似乎被阻隔的无奈感。

“田园将芜,幼稚谁抚”则反映了诗人对家中事务无人照料的担忧,以及对亲人安危的牵挂。接下来的“雁信来迟,鹤立以伫”通过比喻手法,进一步强调了等待消息的漫长与焦急。

“凄其以风,零雨其濛”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哀伤,如同外界的风雨一般。随后,“自去梁溪,爰止西江”表明了诗人远离家乡,身处他乡的事实。

“一室萧然,卧于北窗”展现了诗人独居一室的孤寂生活,以及面对北窗时的思绪万千。“块独处此,人谁我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以及渴望有人理解与陪伴的心情。

“岂无轩裳,谁适为荣”则流露出诗人对社会地位与荣誉的追求,但又感叹无人能真正理解或认同自己的情感。最后,“人之为人,亦以有情”强调了人性中的情感共鸣,以及在乱世中人们共同面临的苦难与挑战。

“乱离瘼矣,弃家遐征”点明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为了生存不得不离开家园的无奈。接下来的“知我如此,不如无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困境中对生活的绝望与挣扎。

“今夕何夕,鹊袅庭柯”描绘了诗人夜晚的孤独与静谧,以及偶然间听到的喜鹊叫声带来的短暂慰藉。“载植其尾,迭相鸣和”通过喜鹊的相互应和,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和谐与温暖的渴望。

“发书占之,远问为多”表明了诗人通过阅读书籍寻求答案,以及对远方亲人的频繁询问,体现了他对家人情况的关注与关心。“兆而未至,怀哉若何”表达了诗人对未知未来的忧虑与期待,以及对家人平安归来的深深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比喻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离散与孤独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家庭、友情与社会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东山木棉花盛开,坐对成咏·其三

将军衣锦忽连营,夜妙霞光照赤城。

纵露英华关艳福,岂容小草敢齐名?

觞花合启红云宴,倚树如挥赤羽兵。

我正山中敛文采,相看奇气顿纵横。

(0)

侍香集题词为孝女许曼仪作·其七

六铢轻惹玉炉香,俯瞰红尘下界忙。

莫向麻姑问沧海,蓬莱清浅近栽桑。

(0)

刘彤轩以画梅及诗卷见赠,用卷中过梅岭韵答之·其三

洒洒春痕满笔端,罗浮梦断客衣寒。

卷中诗句都清绝,合与梅花一例看。

(0)

伯惠以其先人禹勤刺史柳阴洗马图索题,为赋四绝·其一

东南立马阵云寒,杨柳春风解玉鞍。

半壁山河行奠定,不妨闲向晚凉看。

(0)

奉题仙屏中丞舟行杂咏诗卷,并以留别·其二

章江流汇贡江清,官舫银灯吊古情。

如此英雄犹讲学,本来儒者总知兵。

枢臣不掣先生肘,父老咸知新建名。

此去正衔巡抚命,匡时端合比文成。

(0)

梅州喜晤梁辑五光禄话旧·其三

一篇干宝托搜神,叫阖排云语最真。

鹑首剪来天已醉,书生何策抗强秦?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