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风吹楚泽,节物递相惊。
朱鸟来何暮,黄鹂晓已鸣。
历枝声韵巧,照眼羽仪轻。
休怨风霜早,长林太廓清。
融风吹楚泽,节物递相惊。
朱鸟来何暮,黄鹂晓已鸣。
历枝声韵巧,照眼羽仪轻。
休怨风霜早,长林太廓清。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新莺在楚泽边的生动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首句“融风吹楚泽”,春风拂过楚地的湖泊,开篇即营造出温暖和煦的氛围。接着,“节物递相惊”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自然界的变化拟作一种动态的感知过程,暗示着春日的节令更迭,万物复苏。
“朱鸟来何暮,黄鹂晓已鸣”两句,通过对比朱鸟(可能指某种大型鸟类)的晚归与黄鹂的晨鸣,展现了不同时间点的自然景象,同时也隐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历枝声韵巧,照眼羽仪轻”则进一步聚焦于新莺本身,通过“声韵巧”和“羽仪轻”两个词组,既描绘了新莺悦耳的歌声和轻盈的姿态,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最后,“休怨风霜早,长林太廓清”两句,诗人借景抒情,劝慰人们不必因早来的风霜而感到遗憾,因为广阔的森林在经历了冬日的沉寂后,更加显得清新与生机勃勃。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寓意着无论遭遇何种困难,只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就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新莺在春日里的活动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季节更替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圣人训三益,直谅与多闻。
予友九山子,何讵非其伦。
同业因伯氏,识君弱冠前。
古心称古服,言动夙驯驯。
亦同江门游,亦钓楚云春。
予昨归沙堤,访我铁江滨。
今秋携公孙,来浴新泉云。
何以养其直,丝毫了不存。
何以养其谅,心口无间然。
何以养多闻,畜德归渊泉。
行矣各努力,相约朱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