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莫愁歌》
《莫愁歌》全文
元 / 周竹坡   形式: 古风

莲花深红莲叶绿,平沙月上鸳鸯宿。

青腰三板兰作桡,月下莫愁歌一曲。

移舟入花花转深,花深调苦难为音。

江边夜半谁相语,只有婵娟知此心。

露花渐白月渐午,刺舟自觅来时路。

明朝系缆柳边门,却在夜来潮落处。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周竹坡的《莫愁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月下莲花、鸳鸯宿眠、舟行花间、寻觅归途的宁静画面,充满了诗意与浪漫。

首句“莲花深红莲叶绿,平沙月上鸳鸯宿”,开篇即以莲花的深红与莲叶的翠绿对比,营造出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接着点明月光洒在平沙之上,鸳鸯在月色中安眠,静谧而和谐的景象跃然纸上。

“青腰三板兰作桡,月下莫愁歌一曲”两句,诗人将注意力转向了划船者,以“青腰三板”形容船桨,形象生动;“月下莫愁歌一曲”则借用了莫愁女的故事,表达了在月光下歌唱的自由与美好,增添了几分古典韵味。

“移舟入花花转深,花深调苦难为音”描绘了舟行花间的场景,随着船只深入花丛,歌声难以传远,暗示了情感的细腻与微妙。

“江边夜半谁相语,只有婵娟知此心”一句,诗人通过江边夜半的对话,巧妙地将月亮(婵娟)拟人化,赋予其理解人类情感的能力,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最后,“露花渐白月渐午,刺舟自觅来时路”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与寻找归途的过程,露水渐白,月升至午,暗示着一天的开始,而“刺舟自觅来时路”则表达了对过去记忆的追寻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探索,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周竹坡
朝代:元

猜你喜欢

偕周星堂明府游半山寺陟谢公墩

佛寺重开净劫尘,薄游访古到城闉。

一墩自占江山秀,千载常怀晋宋人。

棋局荒凉云寂寂,涧泉清冷石粼粼。

登临亦有超然想,可许幽栖共结邻。

(0)

康郎山

放眼江湖润,蓬窗客自閒。

沙明残雪后,帆隐暮云间。

水落分诸港,林疏露远山。

当年鏖战处,犹觉土花斑。

(0)

庄明府耀采厚威政绩诗为陈柏堂孝廉许吉庭司马作三首·其二

太息沧桑劫未穷,孤城未竟合围功。

已看弃甲诸军溃,犹领团丁一队雄。

草野同心甘赴敌,花门剺面愿从戎。

若非慷慨输忠勇,安见群夷拜令公。

(0)

榕斋即事

小雨初收后,閒庭独立时。

夜寒孤雁警,秋老一蛩知。

涧曲泉流细,山深月到迟。

垂檐多橘柚,风景淡相宜。

(0)

渔翁

清晨理渔榜,泛泛逐鸥鹭。

欸乃只闻声,荡入烟中去。

岸侧水溁洄,犹识舟行处。

(0)

泊临清州二首·其一

下闸冲津纳卫漳,双流咫尺会舟航。

中原襟带开岩郡,漕运枢键接帝疆。

水市万家烟户密,浮图九级古陂荒。

悠悠此去江南路,羁客临歧感夕阳。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