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匝啼乌无树依,江南春尽见霜飞。
知君不领胡威绢,鸡骨支床一布衣。
三匝啼乌无树依,江南春尽见霜飞。
知君不领胡威绢,鸡骨支床一布衣。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春末时节的凄凉景象,通过乌鸦的啼叫和霜的出现,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诗人以“三匝啼乌无树依”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乌鸦在空中盘旋却找不到栖息之所的情景,暗喻人生的漂泊与孤独。接着,“江南春尽见霜飞”,点明季节更迭,春去秋来,自然界的变化也暗示着生命的无常。
“知君不领胡威绢”一句,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友人朱公子的深切同情。胡威是东晋时期的一位官员,曾因母亲去世而辞官守孝,拒绝接受朝廷赏赐的绢帛,以此表达对母亲的哀思和孝道。诗人在此处暗示朱公子虽然遭遇母丧,但并未因此而放弃自己的信念或追求,或许他选择了一种更为内在的哀悼方式,正如“鸡骨支床一布衣”所描述的简朴生活,体现了他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对朴素生活的坚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巧妙的历史典故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其坚韧品格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无常和亲情之重的感慨。
缘山数十里,步步入香径。
看花宜舆行,神逸目始定。
茶山不数仞,登览撮其胜。
襟湖带长岫,高下目无剩。
众花争献态,卷石似得柄。
大千观掌现,世界琉璃净。
昔来我独赏,近乃游者竞。
廿年怀卜筑,贫老苦奔迸。
愧此五浮丘,后期犹可订。
郁律山上云,飘遥云间叶。
叶落尚有返,云去杳难涉。
胡鹰渡海来,将雏还飞去。
我欲因之执此鸟,徘徊流涕不忍顾。
长跪折矢,一语可方。客子周游,情同此伤。
天老介嘏,父母在帏。杂佩缯锦,玳瑁珠玑。
杖屦陟䧏,窥秦桃源。仙姿玉度,俟何能言。
阴符昼设,鬼神呵守。至道不胜,苔滋蝌蚪。
虞皇历阪,文后岐陬。永锡尔类,扬名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