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窄柴门短短篱,山家随分有园池。
客因问字来携酒,僧趁分题就赋诗。
晨露每看花藟坼,夕阳频见树阴移。
拂衣司谏犹忙在,此趣渊明却少知。
窄窄柴门短短篱,山家随分有园池。
客因问字来携酒,僧趁分题就赋诗。
晨露每看花藟坼,夕阳频见树阴移。
拂衣司谏犹忙在,此趣渊明却少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田园生活画面。诗人陆游以细腻的笔触,通过"窄窄柴门短短篱",展现了山居小园的简朴与雅致。"山家随分有园池"进一步突出了园子虽小,但主人却能随性而为,自得其乐。
"客因问字来携酒,僧趁分题就赋诗"两句,写的是访客因求字而来,不仅带来了美酒,还引发了诗人们的创作热情,体现了人情的淳厚和文人的风雅。诗人早晨欣赏着花儿开放,傍晚则观察树影移动,这些寻常景致在他眼中充满了生机与变化。
最后,诗人提到"拂衣司谏犹忙在",暗示自己虽然身在田园,但仍关心世事,保持着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然而,这样的生活乐趣,似乎只有像陶渊明那样超脱的人才能完全理解,"此趣渊明却少知"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式隐逸生活的理解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小园》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仕途忙碌的反思,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独立西风里。
渺无尘、明河挂斗,碧天如洗。
_鹊楼前迎风处,吹堕乘槎星使。
弄札札、机中巧思。
织就天孙云锦段,尚轻阴、朱阁留纤翳。
亲为挽,天潢水。
等闲富贵浮云似。
须存留、几分清论,护持元气。
曾把古今兴亡事,奏向前旒十二。
虽去国、言犹在耳。
念我独兮谁与共,谩凝思、一日如三岁。
夜耿耿,不皇寐。
只记来时节。
又三年、朱炜过了,恰如时霎。
独立薰风苍凉外,笑傍环湖花月。
多少事、欲拈还辍。
扶木之阴三千丈,远茫茫、无计推华发。
容易过,三十八。
此身待向清尊说。
似江头、泛乎不系,扁舟一叶。
将我东西南北去,都任长年旋折。
风不定、川云如撇。
惟有君恩浑未报,又故山、猿鹤催归切。
将进酒,缓歌阕。
多少龙头客。
数从前、何官不做,清名难得。
万里将旜归报汉,青锁还应催当夕。
又一叶、扁舟去国。
许史庐前车成雾,未如公、正怕云霄逼。
留不尽,二三策。
一声千里楼前笛。
遏天涯、浮云不断,镇长秋色。
试上层楼分明看,无数水遥山碧。
问此意、有谁曾识。
独抱孤衷苍茫外,满阑干,都是长安日。
终有待,佐皇极。
千里楼前客。
数从前、几般契分,更谁同得。
尚记流莺催人去,又见莎鸡当夕。
叹天运、相煎何急。
幸自江山皆吾土,被南薰、吹信还相逼。
临大路,控长策。
向来风月苏家笛。
问天边、玉堂何似,黄冈秋色。
万事无心随处好,风定一川澄碧。
些个事、非公谁识。
我亦年来如此意,但聪明、不及于前日。
谁为我,指无极。
久问闲边著。
对沧江、烟轻日淡,雨疏云薄。
一片闲心无人会,独倚团团羊角。
便舍瑟、铿然而作。
容室中间分明见,暮鸢飞、不尽天空阔。
青山外,断霞末。
看来此意无今昨。
都不论、穷通得失,镇长和乐。
此道舒之弥八极,卷却不盈一握。
但长把、根基恢拓。
将相时来皆可做,似君家、祖烈弥关洛。
康国步,整戎略。
谁主谁为客。
叹人生、别离容易,会逢难得。
省户高门十年梦,瞥忽浑如昨夕。
风不定、乱云飞急。
本自无心图富贵,也元知、富贵无缘逼。
且还我,兔园策。
谁知一曲柯亭笛。
向天涯、依然解后,长安本色。
怪我阿奶今老眼,已是看朱成碧。
但犹记、黄裳曾识。
多谢殷勤无以报,愿阿奶、长健如今日。
送公子,上霄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