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成二首·其二》
《偶成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曾受家传究典坟,自期不与俗人群。

君臣位乱纲常在,父母恩深生死分。

霁日行空镕积雪,长风吹晓净残云。

坐令世上春光好,长使桃花笑脸醺。

(0)
鉴赏

这首诗《偶成二首(其二)》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全诗以深沉的哲理和对道德伦理的深刻思考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于君臣关系、父母之恩以及自然景象的独到见解。

首联“曾受家传究典坟,自期不与俗人群”,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出身背景和自我期许。他接受家庭的传统教育,深入研究古代典籍,立志不与世俗之人同流合污,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

颔联“君臣位乱纲常在,父母恩深生死分”,进一步探讨了君臣关系与父母之恩的重要性。即使在混乱的时局中,君臣之间的秩序和伦理道德依然存在;而父母的养育之恩,无论生死,都是不可磨灭的。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坚守。

颈联“霁日行空镕积雪,长风吹晓净残云”,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通过阳光融化积雪、长风驱散残云的画面,象征着光明与希望的到来,寓意着诗人内心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尾联“坐令世上春光好,长使桃花笑脸醺”,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为世间带来美好的影响,如同桃花在春风中绽放,让人心情愉悦。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自身道德品质的自信和期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郑思肖对于道德伦理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社会理想的追求。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诗人传达了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古诗十九首·其十六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

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

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

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

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睎。

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0)

有杕之杜

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兮,噬肯适我?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有杕之杜,生于道周。彼君子兮,噬肯来游?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0)

赠人联

人道君如云里鹤;自称臣是酒中仙。

(0)

落叶

天半凄清雁字斜,个人无赖小窗纱。

三分秋色三分雨,半似霜容半似花。

忽送离愁迷曲径,暗随幽梦渡平沙。

无情最是堪肠断,不为萧条惜物华。

(0)

春情

凤楼十二倚窗开,杨柳如烟拂镜台。

瑶瑟夜深还独奏,舞衣春至为谁裁。

双双乳燕穿梁入,点点飞花入户来。

织得锦纹无用处,梦魂空绕白龙堆。

(0)

交芦馆

蜃窗恰对玲珑壁,游目通明俯碧湖。

鸥鹭菰蒲都自在,便因相见悟交芦。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