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端溪石,人言紫玉坚。
文章经点染,岁月老磨研。
凹底云根漏,刳中雨脚联。
犹思畴昔遇,日日试松烟。
我有端溪石,人言紫玉坚。
文章经点染,岁月老磨研。
凹底云根漏,刳中雨脚联。
犹思畴昔遇,日日试松烟。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块端溪石砚的深情赞美与感慨。诗人以“我有端溪石,人言紫玉坚”开篇,将这块砚台比作珍贵的紫玉,强调其质地的坚硬与价值。接着,“文章经点染,岁月老磨研”两句,巧妙地将砚台的使用过程与文人的创作活动联系起来,暗示了砚台在文人墨客笔下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历史痕迹。
“凹底云根漏,刳中雨脚联”描绘了砚台的形状与纹理,通过“漏”和“联”这两个动词,生动地展现了砚台表面的自然美感和艺术效果。最后,“犹思畴昔遇,日日试松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砚台每日使用的珍惜之情,体现了文人与工具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砚台的材质与工艺之美,更深刻地揭示了文人与文房四宝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以及文人对于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执着追求。
时雨已可喜,况当春发生。
入地如流膏,浸灌万物萌。
真宰每自惜,才洒复却晴。
常时稍沾湿,庶汇亦已荣。
昨宵忽盛下,栏宇翻瓶罂。
高原与庳陆,旦可一尺盈。
寻观太阳起,红光吐峥嵘。
万里洗氛浊,四顾苍烟平。
群农悉就野,上下罗晨耕。
父老荷锄锸,林间笑相迎。
尽言此美泽,天意恤下氓。
麻麦固已定,预见禾黍成。
且幸赋输办,敢望求他赢。
次第还与官,口腹甘别营。
愿常获丰稔,自觉所取轻。
言罢乃散去,沟垄纷纵横。
使者有职事,其喜谁与并。
高斋听淙淙,不寐达五更。
岂不省文移,赖此一夕倾。
天明作浩歌,满纸编和声。
《和提刑子功喜雨》【宋·文同】时雨已可喜,况当春发生。入地如流膏,浸灌万物萌。真宰每自惜,才洒复却晴。常时稍沾湿,庶汇亦已荣。昨宵忽盛下,栏宇翻瓶罂。高原与庳陆,旦可一尺盈。寻观太阳起,红光吐峥嵘。万里洗氛浊,四顾苍烟平。群农悉就野,上下罗晨耕。父老荷锄锸,林间笑相迎。尽言此美泽,天意恤下氓。麻麦固已定,预见禾黍成。且幸赋输办,敢望求他赢。次第还与官,口腹甘别营。愿常获丰稔,自觉所取轻。言罢乃散去,沟垄纷纵横。使者有职事,其喜谁与并。高斋听淙淙,不寐达五更。岂不省文移,赖此一夕倾。天明作浩歌,满纸编和声。
https://shici.929r.com/shici/Ft3WbUt6q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