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官奉职衮龙垂,旅卧淮阳鬓日衰。
三月已乖棠树政,二年空负竹林期。
楼侵白浪风来远,城抱丹岩日到迟。
长欲挂帆君莫笑,越禽花晚梦南枝。
千官奉职衮龙垂,旅卧淮阳鬓日衰。
三月已乖棠树政,二年空负竹林期。
楼侵白浪风来远,城抱丹岩日到迟。
长欲挂帆君莫笑,越禽花晚梦南枝。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官署中夜晚独坐时,心怀故土与亲朋的深情。"千官奉职衮龙垂"一句,通过对官员服饰的形象描写,展现了作者作为一名官吏的身份与其所处的环境。"旅卧淮阳鬓日衰"则传达出远离家乡、每日见日光渐短而感到时光易逝之感。
接着,"三月已乖棠树政,二年空负竹林期"表明了时间流转与未能实现的承诺或期待。这里的"棠树"与"竹林"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隐喻着对某种事物或情感的关注和等待。
"楼侵白浪风来远,城抱丹岩日到迟"则将目光投向外部环境,楼台、波涛与山岩共同构建了一幅静谧而又有些许孤寂的画面。这里的"白浪"和"丹岩"增添了诗句的立体感,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期待。
最后两句,"长欲挂帆君莫笑,越禽花晚梦南枝"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故乡的深切思念。这里的"挂帆"象征着启程远行,而"君莫笑"则是对亲朋好友的一种请求或告别。"越禽花晚梦南枝"更增添了一丝诗意,通过对花开的描写,以及梦境中出现的南方之枝,表达了作者渴望重返故土的心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一个远离家乡、怀念亲人与旧地的官员内心世界。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