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令公来》
《令公来》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寘]韵

令公死,回纥至。令公来,葛罗拜,后却三军前一骑。

回纥盟,吐蕃退,令公度量包天地。

君不见长安城章敬寺,眼中那有军容使。

(0)
鉴赏

这首诗《令公来》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历史人物的风采与时代背景。诗中以“令公”这一形象为核心,串联起回纥、葛罗、吐蕃等多个历史元素,构建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

首句“令公死,回纥至。令公来,葛罗拜”,开篇即以对比手法,强调了“令公”的重要性。回纥的入侵与令公的到来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令公在国家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展现了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和领导力。

接着,“令公来,葛罗拜,后却三军前一骑”,进一步描绘了令公的英勇与智慧。面对敌军,他不仅能够稳定军心,还能以一己之力激励士气,展现出卓越的指挥能力。这种以少胜多的场景,既体现了令公的个人魅力,也反映了古代战争中的智谋与勇气。

“回纥盟,吐蕃退,令公度量包天地”,这几句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展现了令公的外交手腕与战略眼光。通过与回纥结盟,不仅成功抵御了外敌,还迫使吐蕃退兵,彰显了令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的高超技巧和宽广胸怀。

最后,“君不见长安城章敬寺,眼中那有军容使”,以长安城中的章敬寺为背景,反问读者是否还记得那位曾经在战场上英勇无畏、在外交场上运筹帷幄的“军容使”。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令公的怀念与敬仰,也暗示了历史人物虽已逝去,但其功绩与精神将永远被铭记。

整体而言,《令公来》通过丰富的历史细节和生动的人物刻画,展现了李东阳对历史人物深刻的理解与独到的见解,同时也传达了对英雄主义的颂扬和对历史记忆的珍视。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送蒙古学正朱伯新

国朝右字学,海字同书文。

涣涣播纶綍,皇皇树典坟。

玉堂列高署,金闺集名群。

炳蔚出豹雾,杂沓从龙云。

骎骎隮上爵,班班著奇勋。

朱君海邦彦,贰教秦淮濆。

讹刊尽矩矱,译辨剧毫分。

民务每□□,使轺亦屡勤。

将命在不辱,治丝贵无棼。

驰驱易险远,剸割轻纷纭。

寘之州郡间,讵能案牍殷。

况近风纪崇,兼有霜雪闻。

长兄已腾誉,次公亦扬芬。

雁行在霄汉,鹤发感榆枌。

倚门念切切,谒府语云云。

戍瓜已过期,行李不待曛。

为友谅兹久,饮醇方自醺。

执手遽将别,中心第如焚。

醑我金陵酒,采彼青渚芹。

彼芹既芳洁,我酒复氤氲。

与子共斟酌,用尔达慇勤。

予生同里闬,独学愧河汾。

少小强解事,动辄期致君。

道源穷夕汲,艺圃肆朝耘。

应将延郭隗,不愿学终军。

累累一韦布,溷溷众膻军。

区区阻墀闼,汨汨走埃氛。

御史才见举,相臣势方薰。

不视禁内草,空愧箧中芸。

况复正端委,奄忽就锯釿。

玄紞须在冠,黄缣不为裙。

翩然转云梦,谢彼雨雪雰。

萍浮乃楚实,桃夭遂周蕡。

潦倒岁兹履,垢秽日自帉。

秋蒲感衰质,冻梨悲积纹。

战兢怀俯仰,黾勉践穹垠。

乡评抱素誉,尘拜望朱幩。

不知饰簠簋,方期聘玄纁。

哀号疲鸿雁,噆食毒虻蚊。

肤及且竟髓,宵念每达昕。

永愿来麟凤,长当友糜麇。

(0)

凤凰山

九山联延何郁苍,中有一山如凤凰。

凤凰不来名独好,远势似欲高飞翔。

梧桐有支竹有实,玉水侧出输天浆。

饥食渴饮无不可,何独苦爱鸣朝阳。

(0)

写梅花赋

竹屋青灯夜寂寥,十年江海鬓萧萧。

兴来写尽梅花赋,月在寒梢雪未消。

(0)

晚眺

闪闪归鸦过别林,斜阳流水意沈沈。

数声樵笛人何处,一路寒山晚翠深。

(0)

西瓜

当年传种非东陵,蒲萄石榴来与并。

碧壶深贮白沆瀣,霜刃冻割黄水晶。

豪家宴客侯鲭列,浊酒鲸吞嫌内热。

此时专席荐冰盆,分与风前满襟雪。

(0)

思明州·其五

刺竹丛丛苦笋生,山禽无数不知名。

元宵已似春深后,龙眼花开蛤蚧鸣。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