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烟生远山,空翠蒙馀昏。
天容颇不佳,北风凄以寒。
醉眠拥败絮,方知有奇温。
梦馀忽惊悟,檐有斗鹊喧。
晨烟生远山,空翠蒙馀昏。
天容颇不佳,北风凄以寒。
醉眠拥败絮,方知有奇温。
梦馀忽惊悟,檐有斗鹊喧。
这首宋代诗人晁公溯的《早起》描绘了一幅清晨山间清冷而宁静的画面。首句“晨烟生远山”展现了早晨炊烟袅袅升起,缭绕在远处山峦之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空翠蒙馀昏”进一步描绘了天空中淡淡的青翠色笼罩着尚未完全消散的暮色,显得有些阴郁。
“天容颇不佳,北风凄以寒”则直接点明天气状况,天空阴沉,北风吹来带着丝丝凉意,透露出几分凄清。诗人通过“醉眠拥败絮”描述自己在这样的天气中借酒取暖,沉睡在破旧的棉絮之中,感受到意外的温暖。
然而,梦境之后,“忽惊悟”一词揭示了诗人的醒觉,他被屋檐下斗鹊的喧闹声唤醒。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与前文的寂静形成对比,也暗示了新的一天的开始。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起时的景色和感受,既有自然环境的描绘,也有诗人内心世界的流露,展现出宋人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