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丹炉不计年,冷云枯木尚依然。
一双青乌前生福,窃得残脂竟上天。
石室丹炉不计年,冷云枯木尚依然。
一双青乌前生福,窃得残脂竟上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古老的炼丹场景。"石室丹炉不计年",暗示了丹房的悠久历史和修炼者的执着追求。"冷云枯木尚依然",通过冷云和枯木的意象,渲染出一种寂静、沧桑的氛围,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
"一双青乌前生福",青乌可能指的是丹药或乌鸦,这里暗指修炼者因丹药而获得的福气,可能来自于前生的积累。"窃得残脂竟上天","窃得"二字带有戏剧性,形容丹药炼成后的神奇效果,仿佛是偷取了天地间的精华,升腾直入云霄,象征着长生不老或超脱尘世的愿望。
翁同龢以细腻的笔触,将炼丹修炼的传说与个人命运交织,寓言式的表达让人回味无穷,展现了清朝文人对于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生命奥秘的探索。
新正圆月夜,尤重看灯时。
累塔嫌沙细,成文讶笔迟。
归牛疑燧落,过雁误书迟。
生惜兰膏烬,远为隔岁期。
举烛光才起,挥毫势竞分。
点时惊坠石,挑处接崩云。
辞异秦丞相,铭非窦冠军。
唯愁残焰落,逢玉亦俱焚。
多宝神光动,生金瑞色浮。
照人低入郭,伴月夜当楼。
熏穴应无取,焚林固有求。
夜阑陪玉帐,不见九枝留。
纸帐春温,春睡稳、窗槐摇绿。
吾老矣、不堪重著,翠围红簇。
千古清风荆布在,一家乐事糟糠足。
笑杜陵、憔悴漫多情,须燕玉。
求凤意,传新曲。
骖鸾梦,从渠续。
问临邛何贱,会稽何辱。
畎亩岂无天下士,斧斤不到山中木。
但莫教、风雨两雏鸠,危枝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