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日见桂花》
《冬日见桂花》全文
元 / 李孝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北风吹倒碧琅玕,金粟栖枝露未乾。

翠气遥连仙掌晓,天香微堕玉壶寒。

明蟾照影临丹阙,青女销香著画栏。

可是天翁露消息,小春先得一枝看。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李孝光的《冬日见桂花》描绘了冬日里桂花的独特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静谧。

首句“北风吹倒碧琅玕”,以北风的凛冽衬托出碧绿的竹子在寒风中的坚韧,为全诗奠定了清冷的基调。接着,“金粟栖枝露未乾”一句,将桂花比作金色的粟粒,生动地描绘了桂花在枝头的形态,同时强调了桂花在清晨露水未干时的湿润与清新。

“翠气遥连仙掌晓,天香微堕玉壶寒”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桂花的香气与色泽。翠绿的色彩与清晨的仙掌相连接,仿佛是大自然的画卷;而“天香微堕玉壶寒”则通过“天香”和“玉壶”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桂花香气的高洁与清冷,如同落入玉壶中的寒露,既珍贵又纯净。

“明蟾照影临丹阙,青女销香著画栏”两句,运用了明月与青女(传说中主管霜雪的女神)的意象,分别从视觉与嗅觉的角度,描绘了桂花在月光下的美丽倒影与香气的销融,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

最后,“可是天翁露消息,小春先得一枝看”两句,以“天翁”(天神)的视角,暗示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表达了对早春到来的期待。这一句不仅揭示了季节更替的规律,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桂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之思,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孝光

李孝光
朝代:元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猜你喜欢

次韵邵君以容名斋二首·其一

细读来诗窥所学,忘机忍事用功深。

远同随笔洪公号,妙得吟窝邵子心。

怀抱春浓重酝酒,语言渊嘿绝弦琴。

我能容物天容我,无是无非镇似今。

(0)

次韵沈茂实小园偶书·其二

秋风粳稻又尝新,续食年年肯济贫。

远学佺期响□□,近同东老致仙人。

贵公勋业一杯水,俗子面颜三斛尘。

流火授衣诵豳什,戒寒深恐雁来宾。

(0)

次韵邓善之书怀七首·其六

以逊而绵者,居然古性情。

温恭瞻道貌,响浪听心声。

施药痊诸病,留田与后耕。

日予拜嘉惠,欲报乏连城。

(0)

次韵仇仁近有怀见寄十首·其四

身历干戈百战尘,休官仍似布衣贫。

每看事有难行处,未见心无不愧人。

秋稔粥饘犹可继,夜凉灯火已堪亲。

闭门读《易》吾谋决,莫用蓍龟问鬼神。

(0)

次韵仇仁近用韵见示五首·其一

时惊驿走听庭宣,老朽于予孰使年。

鸣玉久忘綪结佩,穿花空忆锦连钱。

愧非今代王摩诘,许识能诗孟浩然。

野服幅巾亦堪画,丹青何必上凌烟。

(0)

用夹谷子括吴山晚眺韵十首·其八

情知新国用刑宽,坐致湖山复旧观。

浙右谁非三世宦,江南终不十分寒。

钱王陌上花犹好,苏小门前柳未残。

革故鼎新谁料得,举安天下胜偏安。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