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头雪霁冰河折,日照江光动春色。
青丝快马踏香泥,画鼓方舟送行客。
已惊柳叶大如指,忽见梅花飞著额。
草根青软湿针毡,枝头绿淡摇金碧。
眼看客子过淮南,春逐樯竿起江北。
客帆渐远春渐深,一路浓香慰行役。
悬知上日春更好,桃李漫山献红白。
何时我亦下沧浪,把酒兰亭访今昔。
江头雪霁冰河折,日照江光动春色。
青丝快马踏香泥,画鼓方舟送行客。
已惊柳叶大如指,忽见梅花飞著额。
草根青软湿针毡,枝头绿淡摇金碧。
眼看客子过淮南,春逐樯竿起江北。
客帆渐远春渐深,一路浓香慰行役。
悬知上日春更好,桃李漫山献红白。
何时我亦下沧浪,把酒兰亭访今昔。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雪后初晴的景象,阳光洒在冰雪融化的江面上,映照出一片春意盎然。骑着骏马的友人踏着湿润的香泥,伴随着鼓声和画舫,为即将远行的李知县送行。诗人惊讶于柳叶的巨大,又欣赏到梅花飘落在额头的美景。岸边草色翠绿,枝头嫩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金碧辉煌。
随着客船渐行渐远,春天的气息愈发浓厚,一路花香陪伴着旅人的行程。诗人想象未来的日子,春天会更加美好,桃花李花盛开,红白相间,满山烂漫。他期待着自己也能如李知县般,有一天乘船游览,到兰亭品酒,追忆往昔。
整首诗以景寓情,既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也寄寓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盼,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