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乌龙岭》
《过乌龙岭》全文
宋 / 朱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群山低首避乌龙,行道惊看翠倚空。

地设中原如此险,人无斗志若为功。

九重颇觉天门近,一卒能当蜀道雄。

细酌粉泉庵下水,泠然归去御刚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lónglǐng
sòng / zhū

qúnshānshǒulóngxíngdàochǐkàncuìkōng

shèzhōngyuánxiǎnréndòuzhìruòwèigōng

jiǔzhòngjuétiānménjìnnéngdāngshǔdàoxióng

zhuófěnquánānxiàshuǐlíngránguīgāngfēng

翻译
群山谦逊地避开乌龙的气势,行人惊讶地凝视那翠绿的山峦直插云空。
大地在这里设下了如此险峻的关隘,人们如果没有战斗意志,如何能够建功立业。
深感皇城九重天门仿佛近在咫尺,一名士兵足以抵挡蜀道的雄伟险峻。
慢慢品尝粉泉庵下的泉水,轻盈地离去,驾驭着刚劲的清风。
注释
群山:形容山势高大。
乌龙:比喻气势强大或威猛的人物。
翠倚空:翠绿的山峦直插云霄。
中原:指中国中部地区。
斗志:战斗的意志和决心。
蜀道:历史上四川的道路,以险峻著称。
粉泉庵:可能是一个地名,指泉水清澈的地方。
泠然:形容轻快的样子。
御:驾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险峻地形和勇猛将士的赞美之情。

“群山低首避乌龙,行道惊看翠倚空。” 这两句以强烈的动态视角展现了乌龙岭的雄伟景象。山峰仿佛低头躲避,给人一种敬畏之感,而路过时,那青翠欲滴的树木和天空交相辉映,让人惊叹不已。

“地设中原如此险,人无斗志若为功。” 这两句则转向对中原地势的描述以及人们面对这种自然险阻时的态度。诗人感慨于大自然赋予这片土地的险峻,也指出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没有战争的激情,人们也能从这些困难中汲取斗志和成就。

“九重颇觉天门近,一卒能当蜀道雄。” 这两句进一步强化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对比指出,就算是深居皇宫之内,也能感受到那遥远但却触手可及的天门。而且,仅凭一兵一卒,就足以守卫蜀道,这里的“雄”字突显了将士们的英勇和力量。

“细酌粉泉庵下水,泠然归去御刚风。” 最后两句则是一种退隐之情。诗人细细品味着庵中清澈的泉水,心境平和而又充满了自然之美。在归途中,他似乎也在用这种宁静的心态来对抗那严峻的山风。

整首诗通过对乌龙岭壮丽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人与自然、勇士与险阻之间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

作者介绍
朱翌

朱翌
朝代:宋   号:潜山居士   籍贯:省事老   生辰:1097—1167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政和八年,同上舍出身。
猜你喜欢

送李宜忠之宁州教授

广文家住白芒原,唐世忠臣阀阅存。

宁郡喜迎新博士,邦人特重旧王孙。

杨花绛帐春云阵,苔藓丹书暮雨痕。

向使汾阳晞暧在,应惭诗礼在名门。

(0)

题画

华盖群峰雁荡南,斜阳雨过碧于蓝。

秋风八月凉堪倚,拄杖穿云看石楠。

(0)

雨中遣兴

万里千岩梦寂寥,飞淙落涧夜萧萧。

觉来忽听儿童语,昨日榕阴在石桥。

(0)

寄河间赵运使

雪尽官河春水生,移家还出凤凰城。

竹间退食古灵鹊,花外题诗听早莺。

益井青烟晨缥缈,漕沟素月夜分明。

京华久客遥相忆,欲托音书不称情。

(0)

梧州嘉鱼亭

舟楫回沙驿,旌旗驻郡亭。

江通五管白,天落九疑青。

此日瞻云气,谁家见客星。

军需昼夜急,寇盗几时宁。

(0)

闰秋十二夜宿胜力寺看月·其一

万岭遥将合,诸天此独尊。

孤光艰一吐,石壁限朝昏。

影动藏何鸟,声来听似猿。

久居僧梦坦,并不设篱樊。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