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不寐·其十六》
《秋夜不寐·其十六》全文
明 / 孙传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归卧真?与世恬,秋宵凄冷未须嫌。

有愁自觉风霜苦,申旦安知睡梦甜。

世上沧桑俄顷易,古来仕隐几人兼。

江湖魏阙俱多得,独把行藏夜夜占。

(0)
鉴赏

这首《秋夜不寐》(其十六)由明代诗人孙传庭所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世事和自我情感的深刻思考。

首句“归卧真?与世恬”,开篇即以疑问句式,表达出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态度,与世无争,追求内心的平静。接着,“秋宵凄冷未须嫌”一句,描绘了秋夜的寒冷,但诗人并未因此感到不适,反而是将其视为自然的一部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接纳与适应。

“有愁自觉风霜苦,申旦安知睡梦甜。”这两句通过对比愁苦与安逸,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感受。在清醒时,面对人生的艰难与挑战,愁苦如同严冬的风霜;而在梦中,却能暂时忘却烦恼,享受片刻的宁静与甜蜜。这种对比,既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也流露出对理想状态的向往。

“世上沧桑俄顷易,古来仕隐几人兼。”这两句揭示了世事无常,古今以来,能够兼顾仕途与隐居的人寥寥无几。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人生选择的深思,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

最后,“江湖魏阙俱多得,独把行藏夜夜占。”江湖与朝廷,是诗人可能追求的两种生活方式。他在这里说,这两种选择都有其价值,但自己却在夜晚反复思考,犹豫不决。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也暗示了他对人生道路的深度探索和自我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复杂人生境遇中的内心挣扎与寻求平衡的过程。

作者介绍
孙传庭

孙传庭
朝代:明

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明朝名将。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民变。由于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朝廷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年约51岁。《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廷追谥“忠靖”。
猜你喜欢

和公美季点书事

知君行县乐,经见饱朝昏。

禾黍富年户,牛羊落日村。

趁云看华没,冲雨渡泾浑。

颇得诗家助,聊应慰旅魂。

(0)

寿徐仓使

四明山水远且清,秀气钟作千人英。

南州高士真济美,天地正粹涵中襟。

学问渊源派伊洛,文章典丽铿䪫韺。

射策丹墀压群彦,声名一日蜚玉京。

粤从膴仕久扬历,政事所至皆有称。

雠较芸编上群玉,蕃宣苕水腾颂声。

凝旒简眷异俦正,追班文石焕郎星。

清规屹立朝誉振,儒术既行邦计赢。

论思献纳众所瞩,其奈宵旰怀远氓。

咨诹出揽澄清辔,肃持庾节赒列城。

视时敛散民食足,观风按察吏胆惊。

侧听赐环驲骑速,行看荷橐天衢亨。

节过清明才六日,欣逢吉梦叶长庚。

和气却随春气足,福星还并寿星明。

己闻好语日边至,莫辞烂熳倾罍觥。

自惭小草依松柏,臭味相投意甚真。

矢诗不但为公寿,八荒寿域更跻民。

(0)

田间春晚·其二

浅白深红小睡馀,梦残春去绿扶疏。

更无蜂蝶怜膏馥,时有娇莺隐自呼。

(0)

归途次韵·其四

隔年重到浯溪路,旌旆行疏鬓雪添。

幸有江山供吊屈,愧无耆旧咏来廉。

(0)

踏莎行·其一

画鼓催春,蛮歌走饷。雨前一焙谁争长。

低株摘尽到高株,株株别是闽溪样。

碾破春风,香凝午帐。银瓶雪滚翻成浪。

今宵无睡酒醒时,摩围影在秋江上。

(0)

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乙宫四首·其四

泰坛下瑞云黄,雨师洒道尘香。

便面犹承坠露,金钲半吐东墙。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