贱妾先有宠,蛾眉进不迟。
一从西北丽,无复城南期。
何因暂艳逸,岂为乏妍姿。
徒有黄昏望,宁遇青楼时。
惟惜应门掩,方馀永巷悲。
匡床终不共,何由横自私。
贱妾先有宠,蛾眉进不迟。
一从西北丽,无复城南期。
何因暂艳逸,岂为乏妍姿。
徒有黄昏望,宁遇青楼时。
惟惜应门掩,方馀永巷悲。
匡床终不共,何由横自私。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吴均所作的《妾安所居》。诗中以一位被冷落的女子自述口吻,表达了她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首句“贱妾先有宠,蛾眉进不迟”,女子回忆起自己曾得宠的情景,那时她的美貌和才华得到了认可。然而,接下来的转折句“一从西北丽,无复城南期”揭示了她命运的逆转,从繁华转为寂寞,失去了往日的荣光。
“何因暂艳逸,岂为乏妍姿”,女子疑惑自己为何会从宠爱中跌落,难道是因为失去了美貌与才华吗?她对这种转变感到不解和无奈。
“徒有黄昏望,宁遇青楼时”,女子只能在夜晚默默期盼,却无法回到曾经的辉煌时刻,甚至不如在青楼中寻得片刻欢愉。
“惟惜应门掩,方馀永巷悲”,女子惋惜于自己的生活被关闭在深宅之中,只能在永巷中感受到无尽的悲伤。
最后,“匡床终不共,何由横自私”,女子预感到与心爱之人再无相见之日,内心充满了绝望和痛苦。
整首诗通过女子的内心独白,深刻描绘了她从得宠到失宠的心路历程,以及由此带来的孤独、困惑和绝望感,展现了古代女性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命运的无奈与悲哀。
黄楼灰烬馀,基峙东门外。
雄碑刻石赋,烈火烧不坏。
美哉词翰人,光焰好文彩。
世间两奇绝,呵护有神在。
风流尚可想,山川见英迈。
清河通渺茫,黄河急流会。
堤防太守功,一力去民害。
重城不沮洳,至今感遗爱。
我来立斜阳,一读一再拜。
企慕贤弟兄,清光照千载。
大江东南来,孤洲屹枯藓。
中有千载人,残骨寄偃蹇。
贻汉党锢祸,荐绅半摧殄。
况复啖葛奴,尽使羽翼剪。
天乎鸾凤姿,乃此侣猰犬。
想当落笔时,酒酣玉色洗。
鹦鹉何足咏,仅以雕虫显。
我来策蓬颗,清泪悽以泫。
尚怅迷几先,不为无道卷。
贤哉庞德公,一犁老襄岘。
晨陟马鬣封,血泪如雨滴。
父兮曩即世,宿草十改碧。
平生熊豹姿,虬髯身七尺。
岂无千里心,柰此骥伏枥。
家有三万卷,手自校朱墨。
亲传不肖孤,今亦字仅识。
名未成父志,何以慰窀穸。
墓下当自誓,素操坚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