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稚扶携访熟乡,驿尘满路殣相望。
终朝拾穗不盈把,只有流民如麦芒。
老稚扶携访熟乡,驿尘满路殣相望。
终朝拾穗不盈把,只有流民如麦芒。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或灾荒时期的社会景象,充满了悲凉与哀愁。诗人通过“老稚扶携访熟乡”,展现了人们在动荡时期寻找安定家园的艰难与执着。满路的“驿尘”和“殣相望”,形象地描绘出道路的荒凉与生命的凋零,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
接着,“终朝拾穗不盈把”一句,生动地刻画了百姓在饥饿中挣扎求生的场景,他们从早到晚辛勤劳作,却只能收获微不足道的粮食。这不仅反映了物质生活的极度匮乏,也暗示了社会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公。
最后,“只有流民如麦芒”以比喻的手法,将流离失所的百姓比作刺眼的麦芒,既突出了他们的数量之多,也强调了他们在社会中的边缘地位和被忽视的现状。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深刻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在特定历史时期所面临的苦难与挑战,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公正的呼唤。
忆昔舟泊湘江时,青天皓月流素辉。
美人骑龙上天去,游魂夜半招不归。
兴来一饮三百斛,醉倒肯惜千金挥。
孤鸾随影秋水碧,鹧鸪叫入苍云飞。
凉飙飒飒似鸣籁,翠雾漠漠如张帏。
胸中气吐万菡萏,笔底势走千明玑。
飙车摇摇渺何许,疑是柱头丁令威。
风流云散世已远,萧条遗墨人间稀。
眼前俯仰即千载,底问谁亡复谁在。
我来见画如见人,往事悠悠付深慨。
挂之高堂素壁中,老气凛凛回长风。
狂歌起舞还自惜,笑看白日行青空。
昔余驻兰阴,颇得溪山趣。
日上东峰亭,遥望水东注。
别去曾几何,重来已迟暮。
一时同游者,大半发垂素。
亦或卧空坟,翳彼梅花树。
因之念所思,倚阑聊四顾。
安知游目时,翻是伤心处。
咄兹露电身,谁似金石固?
此生总满百,会合能几度。
独有溪上山,年年只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