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砧击霜天外发,楚僧期到石上月。
寒峰深虚独绕尽,夜水浅急不可越。
窅机冥智难思量,无尽性月如空王。
眼界行处不著我,天花下来惟有香。
我今胡为寄他乡。
清砧击霜天外发,楚僧期到石上月。
寒峰深虚独绕尽,夜水浅急不可越。
窅机冥智难思量,无尽性月如空王。
眼界行处不著我,天花下来惟有香。
我今胡为寄他乡。
诗人以清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夜山水图。开篇“清砧击霜天外发”,表现了夜幕降临,寒风中传来了远处砧板声响,如同天籁之音,穿透了霜冻的夜空。这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界声音的敏锐感受,也反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紧接着“楚僧期到石上月”,则是诗人借用了古代传说中楚国的一位僧人,名叫期,他能够登山而至于月亮之处。这里不仅描绘了一幅神仙交游的奇妙景象,也隐含着诗人对高洁、超凡境界的向往。
“寒峰深虚独绕尽”一句,则通过对寒冷山峰的描述,强调了环境的清幽与孤寂。山峰在夜色中显得更加空旷和神秘,而这种无人问津的状态,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夜水浅急不可越”则描绘了一条河流,在夜晚变得浅而又急,水流湍急至极,仿佛在警示着某种不可逾越的界限。这种景象既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喻了诗人内心对某些事物或情感的敬畏与戒备。
“窅机冥智难思量”表达了一种超乎常人的神秘智慧和深不可测的情感世界。诗人试图以语言捕捉这种境界,却又觉得力不从心,反映出对生命、宇宙的无限敬畏。
“无尽性月如空王”则是将自然界中变化无穷的月亮比作了虚幻而又统治一切的王者。这里的“无尽”和“如空王”,既是对月亮不变的赞美,也隐喻着诗人对于超越尘世、永恒不变之物的追求。
“眼界行处不著我,天花下来惟有香”则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已经与自然融为一体,他的视线所及,无不渗透着他个人的情感。即便是眼前的世界,也不再是简单的物质存在,而是带上了个人情感的色彩。而“天花下来惟有香”则更加深化了这种境界,天上的繁星如同花瓣一般降落,即使是看似遥不可及的事物,也只留下了一缕淡淡的清香。
最后,“我今胡为寄他乡”,诗人自问,自己为何漂泊在异乡。这里的“寄”字有着深意,不仅是对现实处境的无奈感受,更是对精神家园和归宿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高洁的情怀,以及对于生命意义与个人归宿的深刻思考。
婆娑洋外云濛濛,海水流血千里红。
朝廷频年拜骠骑,戈船百道趋瀛东。
先生落落人中杰,栽花满县肝肠热。
捧檄偶参鹳鹅军,请缨直到鲲鹏穴。
毒雾飞鸢瘴疠侵,风涛出没几呻吟。
文渊触热军多死,冯异移营病转深。
骑鲸一去风悽恻,满军旌旆黯无色。
公已天上作神仙,我尚山中拾橡栗。
生未迎谒死不知,九州豺虎纷猖披。
昨日故人一书至,闻讣已在黄花时。
侧身西望再拜哭,感恩何止歌鸣鹿。
伤心独照戴盆冤,易箦犹闻讯空谷。
忆昔妖童赴会初,杞人忧天曾上书。
妄意夷甫识石勒,谁知张角结封谞。
一朝环海烟尘起,意外风波来万里。
无瑕白璧染成缁,谁信此中有君子。
先生得信惊且疑,逢人到处询项斯。
两年薏苡消无影,一纸瑶函告有司。
自从丧乱苦兵革,幼安曜卿坐不得。
破产频求博浪锥,飞书屡进绕朝策。
肉食无谋藿食愁,陈兵还为赋同仇。
手书露布告乡里,不灭黄巾誓不休。
裹疮吮血几征战,臂上长弓腰间箭。
也知小丑终成擒,争奈先生长不见。
伏波横海又登坛,幕府回头泪不乾;
满堂宾客如龙虎,尚恨军中少一韩。
况我生平感恩谊,出师未遂封侯志;
但识师恩同国恩,敢论有位与无位。
人生大节君师亲,高堂矧有洗夫人。
温峤绝裾终是孝,班超投笔宁为身。
前朝杀贼深山里,知公九原闻必喜;
今日焚巢浊水滨,知公九原恨无垠。
一喜一乐缘何切,只为千秋重名节;
共誇桃李盛门墙,不使豺狼留窟穴。
地角天涯道路长,可怜丹旐尚他乡;
一棺寂寞荒祠外,只有门生吊夕阳。
《哭房师潘瑶圃夫子》【清·陈肇兴】婆娑洋外云濛濛,海水流血千里红。朝廷频年拜骠骑,戈船百道趋瀛东。先生落落人中杰,栽花满县肝肠热。捧檄偶参鹳鹅军,请缨直到鲲鹏穴。毒雾飞鸢瘴疠侵,风涛出没几呻吟。文渊触热军多死,冯异移营病转深。骑鲸一去风悽恻,满军旌旆黯无色。公已天上作神仙,我尚山中拾橡栗。生未迎谒死不知,九州豺虎纷猖披。昨日故人一书至,闻讣已在黄花时。侧身西望再拜哭,感恩何止歌鸣鹿。伤心独照戴盆冤,易箦犹闻讯空谷。忆昔妖童赴会初,杞人忧天曾上书。妄意夷甫识石勒,谁知张角结封谞。一朝环海烟尘起,意外风波来万里。无瑕白璧染成缁,谁信此中有君子。先生得信惊且疑,逢人到处询项斯。两年薏苡消无影,一纸瑶函告有司。自从丧乱苦兵革,幼安曜卿坐不得。破产频求博浪锥,飞书屡进绕朝策。肉食无谋藿食愁,陈兵还为赋同仇。手书露布告乡里,不灭黄巾誓不休。裹疮吮血几征战,臂上长弓腰间箭。也知小丑终成擒,争奈先生长不见。伏波横海又登坛,幕府回头泪不乾;满堂宾客如龙虎,尚恨军中少一韩。况我生平感恩谊,出师未遂封侯志;但识师恩同国恩,敢论有位与无位。人生大节君师亲,高堂矧有洗夫人。温峤绝裾终是孝,班超投笔宁为身。前朝杀贼深山里,知公九原闻必喜;今日焚巢浊水滨,知公九原恨无垠。一喜一乐缘何切,只为千秋重名节;共誇桃李盛门墙,不使豺狼留窟穴。地角天涯道路长,可怜丹旐尚他乡;一棺寂寞荒祠外,只有门生吊夕阳。
https://shici.929r.com/shici/NitEP3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