迹传陆晓与张融,岂在堤杨渎水中。
千载游人常想像,故应何点叹高风。
迹传陆晓与张融,岂在堤杨渎水中。
千载游人常想像,故应何点叹高风。
此诗《杂咏吴下故迹十二首(其六)交让渎》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诗中提到的“陆晓与张融”、“堤杨渎水”,以及“交让渎”等,都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或地点,诗人通过这些典故,表达了对古人高尚品德的追忆与赞叹。
“迹传陆晓与张融,岂在堤杨渎水中。”这两句开篇,诗人以“陆晓与张融”的事迹为引子,指出他们的事迹虽不在具体的堤杨渎水中发生,但他们的精神和事迹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
“千载游人常想像,故应何点叹高风。”后两句则进一步阐述了这些历史人物的影响。千百年来,无数的游人想象着他们的故事,感叹他们高尚的道德风范。这里,“高风”一词,既指出了这些人物的高尚品质,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精神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和对其高尚品德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品德传承的期望。
仙人佳何许,迢迢白玉京。
弱水悬碧海,赤城凌太清。
昨遇壶中公,引我接容成。
倒著苍凫舄,横吹紫鸾笙。
泠然饮一勺,丹液融金茎。
手拈赠三花,回车下蓬瀛。
归来见乡井,偪促还自惊。
招邀向时鹤,跨蹑游八纮。
英雄树大业,端倪莫可循。
出处更险夷,变化驱鬼神。
释来有莘野,投竿渭水滨。
潜龙岂久淹,跃渊始见鳞。
落落屠与钓,相继拥朱轮。
尺蠖具至理,其屈求以伸。
蠛蠓能飞扬,灵贵矧乃人。
大禹惜寸晷,分阴当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