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浮宅,向金陵曾住,莫愁湖口。
最是钟山黄紫色,未遣蓬窗辜负。
上岸牵舟,傍桥作屋,儿女同鱼罶。
殷勤公子,笑馈莺边春酒。
更将画舸相迎,秦淮人至,新曲歌红藕。
正值灯船箫鼓起,廿四航间如昼。
彻夜游欢,天明忽隔,庾岭梅花口。
相思长在,汝南无数烟柳。
昔年浮宅,向金陵曾住,莫愁湖口。
最是钟山黄紫色,未遣蓬窗辜负。
上岸牵舟,傍桥作屋,儿女同鱼罶。
殷勤公子,笑馈莺边春酒。
更将画舸相迎,秦淮人至,新曲歌红藕。
正值灯船箫鼓起,廿四航间如昼。
彻夜游欢,天明忽隔,庾岭梅花口。
相思长在,汝南无数烟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回忆与怀念。开篇“昔年浮宅,向金陵曾住”,以“浮宅”二字形象地勾勒出诗人过往漂泊的生活状态,同时点明地点为金陵,即今之南京,以及居住的地点——莫愁湖口。接着,“最是钟山黄紫色,未遣蓬窗辜负”一句,通过钟山的色彩渲染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与留恋。
“上岸牵舟,傍桥作屋,儿女同鱼罶”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生活画面,展现了诗人与家人共同生活的和谐与幸福。“殷勤公子,笑馈莺边春酒”则通过友人的热情款待,进一步丰富了诗中的情感层次,春酒的馈赠不仅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活力。
“更将画舸相迎,秦淮人至,新曲歌红藕”中,“画舸”、“新曲”、“红藕”等意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秦淮河畔的场景,更是将诗人的思绪带入了更为广阔的时空之中。
“正值灯船箫鼓起,廿四航间如昼”描绘了夜晚的繁华景象,灯火辉煌,音乐悠扬,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点亮,充满了欢乐与喜悦。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貌的描绘,也反映了他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期待的态度。
最后,“彻夜游欢,天明忽隔,庾岭梅花口”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留恋与不舍,以及对未来的思考与展望。“相思长在,汝南无数烟柳”则以烟柳比喻思念之情的绵延不绝,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深深怀念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与怀念,以及对当下与未来的思考与展望,展现了其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