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骖问前路,路在秋云里。
苍苍县南道,去途从此始。
绝顶忽上盘,众山皆下视。
下视千万峰,峰头如浪起。
朝经韩公坡,夕次蓝桥水。
浔阳近四千,始行七十里。
人烦马蹄跙,劳苦已如此。
停骖问前路,路在秋云里。
苍苍县南道,去途从此始。
绝顶忽上盘,众山皆下视。
下视千万峰,峰头如浪起。
朝经韩公坡,夕次蓝桥水。
浔阳近四千,始行七十里。
人烦马蹄跙,劳苦已如此。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景象和心情,语言平实而富有画面感。开篇“停骖问前路”即设定了一种寻觅与疑惑的氛围,“路在秋云里”则将自然景物与行进的方向联系起来,给人以神秘感。
“苍苍县南道”一句,通过对道路的描绘,渲染出一种萧瑟、荒凉之感。紧接着,“去途从此始”表明了诗人旅程的开始,给人一种新的起点与期待。
“绝顶忽上盘”、“众山皆下视”两句,则是通过对山势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登高望远后的壮观景象和心胸开阔之感。特别是“峰头如浪起”,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连绵不断的群山,更蕴含着一种动态美,仿佛山峰也在波动。
后半首诗转向日常旅途中的具体情节,“朝经韩公坡”、“夕次蓝桥水”两句,通过时间的流逝和地点的变换,展示了行程的推进。紧接着“浔阳近四千,始行七十里”则透露出旅途的艰辛与漫长。
最后,“人烦马蹄跙,劳苦已如此”两句,以直接而真切的笔触,表达了旅途中人的烦恼和马匹的疲惫,以及这种劳顿之感的深重。这样的结束,不仅为诗歌增添了一份沉郁,更显现出诗人对旅途生活的一种深刻体验与理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真实感受,同时也反映出了唐代文人的旅行生涯和他们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
典荆钗,搜荩箧,排闷苦无计。
袖薄欺寒,修竹暮长倚。便教红灺兰釭,相怜相惜。
暖不到、笼鸳秋被。桂香里。
亲解半臂吴绫,回身为郎系。
染柳宫袍,珍重总输尔。
旧箱金缕空存,此情记否,枉赢得、一襟清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