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栏独倚晚天晴,唤起江湖万里情。
风撼君山波浩荡,云归衡岳月分明。
飘飘杜老乘槎兴,杳杳轩皇奏乐声。
好把天瓢盛此水,涤除旱魃作秋成。
朱栏独倚晚天晴,唤起江湖万里情。
风撼君山波浩荡,云归衡岳月分明。
飘飘杜老乘槎兴,杳杳轩皇奏乐声。
好把天瓢盛此水,涤除旱魃作秋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陶梦桂在傍晚时分独自倚靠朱栏,眼前是晴朗的天空和壮丽的湖光山色。他被这景象唤起了对万里江湖的深深感慨。湖面风吹动君山,波涛浩渺,而衡岳之上,云彩散去,明月高悬。诗人想象自己如杜甫般乘槎漫游,仿佛听到了远古帝王的音乐声。他渴望将这湖水视为天赐之物,用以涤荡旱灾,期盼秋天的丰收。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民生的关注。
逶迤十里平溪路,滴沥三重下漱泉。
为底时来策黎杖,春衣要试浴沂天。
竹与梅花,偃蹇冰霜,堪称二难。
我依梅傍竹,借人茅舍,吟风弄月,坐个蒲团。
梅样精神,竹般标致,遮莫清臞未是寒。
柴门外,好一湖春水,似拍银盘。昔人恨橘多酸。
我只笑青松也拜官。
每醉时低唱,沧浪一曲,闲时高卧,红日三竿。
儿辈前来,老夫说与,梅要新诗竹问安。
余无事,只粗茶淡饭,尽有余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