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艇破烟浮绿水,布帆独挂江空。
遥天无际碧溶溶。千条溪柳嫩,万点浪花红。
好景其如人已去,此身犹滞愁丛。
乱飞灰蝶舞青松。断魂何处也,含泪问东风。
小艇破烟浮绿水,布帆独挂江空。
遥天无际碧溶溶。千条溪柳嫩,万点浪花红。
好景其如人已去,此身犹滞愁丛。
乱飞灰蝶舞青松。断魂何处也,含泪问东风。
这首《临江仙》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祭扫归途中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逝者的怀念。开篇“小艇破烟浮绿水,布帆独挂江空”,以小艇在烟雾中穿行于碧绿的水面,帆挂于空旷的江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接着“遥天无际碧溶溶”,远天广阔无边,碧蓝一片,与上句形成对比,进一步渲染了空间的辽阔与内心的空旷。
“千条溪柳嫩,万点浪花红”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生机勃勃的景象,嫩绿的柳条与红色的浪花交织在一起,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生命与死亡的对比。接下来“好景其如人已去,此身犹滞愁丛”,表达了诗人面对美好景色时的复杂心情——美景虽好,但逝者已矣,自己仍滞留于愁苦之中,无法释怀。
最后,“乱飞灰蝶舞青松。断魂何处也,含泪问东风。”灰蝶在青松间乱舞,似乎在寻找着什么,诗人含泪向东风询问逝者的灵魂究竟去了何方。这一系列的意象和动作,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思念与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清明时节祭扫归途中的哀思与感慨,以及对生命、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