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绿杨堤,杨花如雪飞。
相看忍相别,同出不同归。
雁背夕阳远,马嘶春草肥。
北堂慰孤寂,喜色动斑衣。
送子绿杨堤,杨花如雪飞。
相看忍相别,同出不同归。
雁背夕阳远,马嘶春草肥。
北堂慰孤寂,喜色动斑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或亲人的情景,以春天的绿杨堤和纷飞的杨花为背景,渲染了离别的伤感氛围。"相看忍相别,同出不同归"表达了两人虽然一同出发,但前途命运各不相同的无奈与惆怅。随后的"雁背夕阳远,马嘶春草肥"通过大雁渐行渐远和马儿在春草丰茂中嘶鸣,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画面,勾勒出一幅凄美的离别图景。
最后,诗人寄予北堂的孤独生活以安慰,期待友人归来时能带来一丝喜悦,"北堂慰孤寂,喜色动斑衣",斑衣是老者的服饰,此处暗示了送行者可能年事已高,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尤为深切。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元末明初诗歌的质朴风格。
尘世纷纷多别离,一攀庭树欲沾衣。
不知何故壶中叟,能弃人间不复归。
三辅衣冠多俊贤,迩来风物故依然。
君家复在城南社,时望从知尺五天。
韦氏训经门益大,酂侯治第世相传。
雪残太一虚无里,尘涨重城苍莽边。
修竹万竿迷暗谷,清渠百道散鸣泉。
欣欣树色知春近,寂寂禽声觉地偏。
使节归来同昼锦,扁舟浮去似登仙。
禆谌适野非无兴,更挹逍遥池上篇。
代北屯兵盛,渔阳突骑精。
弃捐看异域,感激问苍生。
尚识榆关路,仍存汉郡名。
可怜成反拒,未见请横行。
先帝曾亲伐,斯人昔徯征。
大功危一跌,遗恨似平城。
往者干戈役,因之玉帛盟。
权宜缓中国,苟且就升平。
名号于今错,恩威自此轻。
奈何卑圣主,岂不负宗祊。
事有违经合,功难与浴评。
复雠宜百世,刷耻望诸卿。
封畛唐虞旧,氛祲渤碣清。
遗黎出涂炭,故老见簪缨。
寒谷青阳及,幽都日月明。
此怀如万一,高揖谢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