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尚书挽词二首·其一》
《李尚书挽词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相门三世贵,家法百年同。

天子赐恩礼,史臣书祖风。

笳声空苦雾,陇穴启寒蓬。

自古焉能免,于兹是始终。

(0)
注释
相门:显赫的家族。
贵:尊贵。
家法:家族规矩。
百年同:延续百年不变。
天子:皇帝。
赐恩礼:恩赐的礼仪。
史臣:史官。
祖风:祖先的传统风气。
笳声:胡笳声(古代乐器声)。
空苦雾:空洞而悲凉如雾。
陇穴:墓穴。
寒蓬:寒冷季节的蓬草。
焉能免:怎能避免。
于兹:在这里。
是始终:意味着始终如此。
翻译
世代显赫的相门,家规严谨百年如一。
天子恩赐厚重,史官记录着家族的传统风范。
胡笳声中弥漫哀愁,如同寒雾笼罩,墓穴开启,荒草丛生。
自古以来谁能逃脱,家族兴衰在此轮回不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为李尚书所作的挽词之一,表达了对显赫家族的敬仰以及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相门三世贵”,点明了李尚书家族世代显赫的地位;“家法百年同”则强调了家族传承的严谨和长久。接着,“天子赐恩礼”展现了李尚书受朝廷恩宠,而“史臣书祖风”则暗示其家族事迹被史书记载,流芳百世。

后两句“笳声空苦雾,陇穴启寒蓬”通过哀婉的笳声和象征死亡的陇穴,描绘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李尚书的离世如同雾中之音,令人感伤。最后,“自古焉能免,于兹是始终”表达了诗人对生死轮回的哲思,认为自古以来,富贵荣华终有尽头,人的生命历程在此得以终结。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以家族荣耀和人生无常为主题的挽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特色。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出山相赞

六年饥饿,半夜痴狂。贫儿拾得锡,赤脚走忙忙。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十四

铁牛对对黄金角,木马双双白玉蹄。

明举似君如未会,江南三月鹧鸪啼。

(0)

昔日南泉亲斩却,今朝耶舍示玄徒。

而今卖与诸禅客,文契分明要也无。

(0)

颂古三十一首·其四

梦中要渡深溪水,伎俩多般进不能。

蓦地觉来伎俩尽,床头山月已三更。

(0)

记丁卯病中之梦

梦中化卵裹黄晶,一似人身天赋成。

薄薄性苞才着力,翻翻轮转乃缘情。

儒言尽欲期无欲,佛说无生始尽生。

忧患鬼神何足感,长明如月不重明。

(0)

偈颂六十五首·其四十一

佛法无人说,虽慧不能了。

去却上头关,面南看北斗。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