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萧爽天气凉,此日何日升斯堂。
堂中老人寿而康,红颜绿鬓双瞳方。
家贫儿痴但深藏,五年不出门庭荒。
灶陉十日九不炀,岂办甘脆陈壶觞。
低头包羞汗如浆,老人此心久已忘。
一笑谓汝庸何伤,人间荣耀岂可常。
惟有道义思无疆,勉励汝节弥坚刚。
熹前再拜谢阿娘,自古作善天降祥。
但愿年年似今日,老莱母子俱徜徉。
秋风萧爽天气凉,此日何日升斯堂。
堂中老人寿而康,红颜绿鬓双瞳方。
家贫儿痴但深藏,五年不出门庭荒。
灶陉十日九不炀,岂办甘脆陈壶觞。
低头包羞汗如浆,老人此心久已忘。
一笑谓汝庸何伤,人间荣耀岂可常。
惟有道义思无疆,勉励汝节弥坚刚。
熹前再拜谢阿娘,自古作善天降祥。
但愿年年似今日,老莱母子俱徜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慈祥的老人在家中庆祝母亲生日的情景,充满了温馨与哲理。诗中的老人不仅身体健康,精神饱满,而且对生活充满乐观的态度。他虽然家境贫寒,儿子也有些愚钝,但这并未影响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子女的教育。
诗中通过描述老人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他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豁达。尽管生活条件艰苦,灶火常常难以点燃,无法准备丰盛的食物,老人却以平和的心态看待这一切,认为人间的荣耀并非永恒,唯有道义才是值得追求的。他鼓励儿子要坚守节操,坚韧刚强,体现了深厚的家庭教育理念。
最后,老人向母亲表达感激之情,并祝愿每年都能像今天一样幸福安康,表达了对家庭和谐与长寿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既体现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又蕴含了对亲情和生活的深刻理解。
魏台长乐坊西,画桥倒影烟堤远。
东风与染,揉蓝春水,湾环清浅。
浴鹭翘莎,戏鱼吹絮,落红漂卷。
为游人盛踪,兰舟彩舫,飞轻棹、凌波面。
乐事年来乍见。
趁旌旗、谷莺娇啭。
追随况有,疏帘珠袖,浓香绀幰。
萧寺高亭,茂林斜照,且留芳宴。
看韶华烂向,尊前放手,作梨花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