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荔生香弄色深,飞来抛掷铁衣禽。
江南地暖栖虽稳,何似翱翔向上林。
丹荔生香弄色深,飞来抛掷铁衣禽。
江南地暖栖虽稳,何似翱翔向上林。
此诗《鸲鹆》由明代诗人罗亨信所作,通过对丹荔的描绘与鸲鹆鸟的寓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归宿的深刻思考。
首句“丹荔生香弄色深”,以“丹荔”象征着美好与诱惑,其香气四溢,色彩浓郁,营造出一种诱人而又神秘的氛围。这不仅描绘了荔枝的自然之美,也暗喻了人生的诱惑与选择。
次句“飞来抛掷铁衣禽”,通过“铁衣禽”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鸲鹆鸟被抛掷的情景。这里的“铁衣”可能象征着束缚或外在的枷锁,暗示鸲鹆鸟被人为地限制了自由。这一句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展现了鸲鹆鸟从自由到被束缚的状态转变。
后两句“江南地暖栖虽稳,何似翱翔向上林”,诗人将鸲鹆鸟的处境与江南的温暖环境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这里,“上林”通常指皇家园林,象征着理想中的自由天地。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束缚现状的不满。
整首诗借物抒情,通过鸲鹆鸟的形象,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由与束缚、现实与理想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追求的独到见解。
绣丝平原公,铸金鸱夷子;
传人或象形,自古乃有此。
嗟予复何为,天地一蝼蚁。
即令面目真,不过土偶耳。
敢云年七旬,矍铄差堪喜。
珍重执简编,所期在后起。
兀坐弥勒龛,玻光绝尘滓。
勉从儿辈请,岂曰前贤比。
研媸本天成,慎修凭一己。
悠悠千载后,谁臧与谁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