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落丰山白水收,岁华全在竹园头。
赋诗鞍马惭真赏,载酒林泉阻胜游。
野色自随人意远,夕阳应为鸟声留。
仙源回首旌旗隔,一笛西风唤客愁。
霜落丰山白水收,岁华全在竹园头。
赋诗鞍马惭真赏,载酒林泉阻胜游。
野色自随人意远,夕阳应为鸟声留。
仙源回首旌旗隔,一笛西风唤客愁。
《兴定庚辰夏六月望予与元好问赵郡李献能同游玉华谷又将历崧前诸刹因憩于少姨庙元周行廊庑得古仙人词于壁间然其首章直屋漏雨为所漫剥殆不可辨乃磴木石而上拂拭汛涤迫视者久之始可完读观其体则柏梁事则终始二汉字画在钟王之间东井又元鼎所都幽州必贤宗子虞也夫眷眷不忘幽州者非吾田畴尚谁欤田复所事之雠却曹瞒之赏衰俗波荡中挺挺有烈丈夫风气其死而不忘盖无疑其能道此语亦无疑观者不应以文体古今之变而疑仙语也噫仙山灵岳宜有闳衍博大之真人往来乎其间而世人莫之识也予三人者乃今见之夫岂偶然哉再拜留迹以附知音者末浑源雷渊题此诗为仙语无疑然直谓田畴》【金·王渥】霜落丰山白水收,岁华全在竹园头。赋诗鞍马惭真赏,载酒林泉阻胜游。野色自随人意远,夕阳应为鸟声留。仙源回首旌旗隔,一笛西风唤客愁。
https://shici.929r.com/shici/zbnz2Py.html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夏日游览玉华谷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的交融。首句“霜落丰山白水收”,以霜降后山川景象的变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接着,“岁华全在竹园头”一句,点明了时间与地点,竹园成为岁月痕迹的见证。
“赋诗鞍马惭真赏,载酒林泉阻胜游”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因未能深入体验而感到遗憾的心情。接下来,“野色自随人意远,夕阳应为鸟声留”描绘了一幅动态与静态结合的画面,自然景色随着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夕阳与鸟鸣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仙源回首旌旗隔,一笛西风唤客愁”则通过想象中的仙源与现实的对比,以及笛声引发的愁绪,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与人文情感的思考。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体现了金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深度。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