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晚三首·其一》
《秋晚三首·其一》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梨杖晚经桑柘坞,园林秋尽露人家。

破篱犬吠柴门掩,寒犊自归山日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日晚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傍晚时分乡村的独特风貌。

首句“梨杖晚经桑柘坞”,梨杖,可能是指行走在乡间的小路,晚经桑柘坞,则是说在黄昏时分经过了长满桑树和柘树的山谷。这一句通过行走的动态,引出了画面的背景,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接着,“园林秋尽露人家”一句,将视角转向了村落。秋尽,意味着秋季的结束,万物开始进入冬眠或休憩的状态。露人家,即是在秋风中,村落里的人家显得格外清晰,仿佛被一层薄雾笼罩,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隐含了对乡村生活的赞美。

“破篱犬吠柴门掩”描绘了一个更为具体的场景。破篱,指的是简陋的篱笆,犬吠,是狗叫声,柴门掩,即木门紧闭。这一句通过犬吠声打破了宁静,增加了生活气息,同时也暗示了村庄的安宁与和谐。破篱与柴门掩形成对比,既表现了乡村生活的朴素,又体现了安全与秩序。

最后一句“寒犊自归山日斜”则将视线转向了田野。寒犊,指小牛,自归,即自行回家。在夕阳西下的时刻,小牛独自返回山林,这一幕充满了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律动。日斜,不仅点明了时间,也渲染了画面的氛围,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温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日晚景的宁静之美,以及乡村生活的和谐与自然的韵律,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美好。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十一月二十二日出京道中杂诗·其五

客行自言苦,夙驾犯霜风。

谁见斯民困,宵征逐马通。

(0)

答沈子培比部见访夜谈之作三首·其一

寒夜肯过我,来者非等閒。

取我已逝怀,今夕复见还。

始合若微感,再厉遂无端。

嗟我岂有知,感子难自吞。

长剑四五动,十指千万弹。

持以喻我意,此意殊未殚。

须墨惟沥血,须纸惟刳肝。

执笔为我书,我舌敝犹存。

子心狂而忠,子节纯且坚。

为子所能为,毋为空诟天。

(0)

谩成口号

初度春生先我辰,馀生时日恰逢春。

十年风雨江南路,犹有先朝白发人。

(0)

九日遣怀

绕篱黄菊自幽香,无复龙山落帽狂。

身外老来从杂遝,眼前高处倍凄凉。

妖狐突过荒城雨,旅雁冥飞绝塞霜。

风物关心倦回首,野园柑熟旋分尝。

(0)

燕相府右傅王公为北平宪副刘公画马徵余为诗

骁腾迥踏瘴烟底,万骑纷披不敢嘶。

天绕阆风追日毂,雨收沙苑散霜蹄。

金鞍光动青云表,玉辇飙驰碧海西。

白首何堪攀逸驾,几回执策听朝鸡。

(0)

寄四明诸友

海上归期苦恨迟,归心日与海争驰。

故人有待吾衰矣,一寸寒灰万缕丝。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