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平谷秋兴六首·其三》
《平谷秋兴六首·其三》全文
清 / 曾习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零落栖迟不自由,山城风雨晚登楼。

邻墙枣熟儿童喜,陌上桑姑少妇愁。

月魄阴沉鱼脑减,星河迢递雁声遒。

閒闺病起空搓手,三月朝簪不上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平谷城中的一幅生动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的交融。

首句“零落栖迟不自由”,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仿佛在述说自己的生活状态,如同落叶般飘零,无法自主。接着,“山城风雨晚登楼”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风雨交加的傍晚,诗人独自登上高楼,眺望远方,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孤高的氛围。

“邻墙枣熟儿童喜,陌上桑姑少妇愁。”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人物面对同一景象的不同心情。邻墙的枣子成熟,让孩子们欢欣雀跃;而田间地头的桑树下,年轻的女子却因思念或忧虑而愁眉不展。这种情感的细腻描绘,使得画面更加丰富,也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月魄阴沉鱼脑减,星河迢递雁声遒。”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深沉,月亮被乌云遮蔽,星光稀疏,大雁的叫声在辽阔的夜空中回荡,给人一种孤独和遥远的感觉。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最后,“闲闺病起空搓手,三月朝簪不上头。”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感受。病愈后的他,在三月的清晨,本应佩戴朝簪以示身份或地位,但此刻却只能空自搓手,暗示了他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失去了原有的职位或身份,流露出一种失落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自身命运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曾习经
朝代:清

曾习经,字刚甫,号蛰庵,揭阳人。光绪庚寅进士。历官度支部右丞。有《蛰庵诗存》。
猜你喜欢

代祀过信州苍岩贰守贻诗次韵以谢

群飞凡羽见孤凰,胸臆皆成五色章。

奕世公侯存故国,先朝相业踵遗芳。

银筝自度新调曲,金鸭时焚旧赐香。

惭愧相逢即相别,江东云树寸心长。

(0)

送达天山融州大守

五马翩翩渡五溪,玉融更在桂林西。

连山晴黛分岩洞,列戍昏烟叠鼓鼙。

陇上梅花无雁过,庭前榕叶有莺啼。

使君自是金闺彦,暂为分忧及远黎。

(0)

翰林上直次周伯温韵·其一

宫庭白日静相宜,铃索无声谩自讥。

云近帘栊秋影薄,香飘殿阁晚风微。

典谟事业千年册,黼黻文章五色机。

每叹小臣怀补报,寸衷何计达宵衣。

(0)

送毕氏子韶州访翁李知事

蜑雨收岚海气凉,陇船迎浪粤山长。

杜鹃乱叫杨梅熟,鹦鹉低飞荔子香。

筹幕望云依北极,琴台延月对东床。

宫岩石乳?于玉,服食应须远寄将。

(0)

述感十五首·其二

舆图归覆载,天畀万方全。

帝德元无外,皇纲自失权。

中原堕土赋,内郡落民编。

国计东南隘,经邦愧昔贤。

(0)

送宣使蒋槃归寄江西省郎中颜希古·其二

行李随秋色,萧萧出帝城。

两行忧国泪,万里望乡情。

赋敛无修贡,疮痍未息兵。

大廷俱鼎食,何以报升平。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