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标指六偈.见闻》
《标指六偈.见闻》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偈颂

见极垂光,听圆含响。若谓见闻,法成尘想。

光流大千,响传沙界。对现全彰,无在不在。

声不是声,色不是色。非色非声,山高水急。

眼不可见,耳不可闻。非见非闻,宛尔见闻。

见色闻声,脱出根尘。水月镜像,梦幻施陈。

文殊宝刹,观音普门。周罗法界,唯子一人。

身土交映,妙绝凡圣。本有天真,非病不病。

长歌且唱,妙舞更誇。东西南北,示现空花。

生死去来,去来生死。若不如是,多过多咎。

兹言未谛,此语皆宗。标指若示,古人同风。

(0)
鉴赏

这首诗《标指六偈·见闻》由宋代僧人释清远所作,其内容深邃,蕴含着佛教哲学思想,以独特的语言风格探讨了见与闻的本质以及它们与宇宙万物的关系。

首先,诗中提到“见极垂光,听圆含响”,描绘了一种超越感官体验的境界,光线和声音似乎直接从极点垂下和围绕,暗示着一种内在的、超然的感知方式。接着,“若谓见闻,法成尘想”则指出如果将见闻视为物质世界的现象,那么这些现象就会被琐碎的念头所束缚,无法触及事物的本质。

“光流大千,响传沙界”进一步扩展了这种感知的范围,光和声仿佛贯穿了整个宇宙,传递到每一个角落,强调了宇宙间万物相连的深刻联系。而“对现全彰,无在不在”则表达了万物显现的完整性和普遍性,无论何处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意义。

接下来的“声不是声,色不是色。非色非声,山高水急”部分,通过否定和肯定的对比,揭示了事物表象与本质之间的差异,指出真正的“声”和“色”并非我们日常经验中的那样,而是超越了这些概念的存在。这与佛教中关于“空”的观念相呼应,即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

“眼不可见,耳不可闻。非见非闻,宛尔见闻”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指出即使在传统意义上无法通过眼睛看到或耳朵听到的事物,也并非不存在,而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体现了宇宙万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见色闻声,脱出根尘”表明了通过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可以超越感官的限制,达到心灵的自由。这里“根尘”指的是根器和尘世,象征着束缚人的物质和感官世界。

“水月镜像,梦幻施陈”运用比喻,将现实比作水中之月、镜中之像和梦境中的场景,强调了现实的虚幻和变化无常,提醒人们要保持清醒的觉察。

“文殊宝刹,观音普门”提到了两位著名的佛教菩萨,文殊代表着智慧,观音代表着慈悲,暗示了通过修行可以达到智慧与慈悲的圆满。

“周罗法界,唯子一人”则表达了宇宙法界的广阔与个人意识的统一,强调了个体在宇宙中的独特位置和作用。

“身土交映,妙绝凡圣”指出身体与土地相互映照,体现了自然与个体的和谐共生,同时也暗示了超越凡俗的神圣境界。

“本有天真,非病不病”强调了本性的纯净与真实,指出真正的健康并非外在的疾病与否,而是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最后,“长歌且唱,妙舞更誇”鼓励人们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智慧,通过音乐和舞蹈来庆祝生活的美好。

“东西南北,示现空花”意味着在不同的方向上展示的都是空幻的花朵,象征着事物的瞬息万变和无常。

“生死去来,去来生死”则揭示了生命循环的规律,生死之间并无绝对的界限,生命在不断的流转中展现其意义。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象征,探讨了见与闻的本质、宇宙的奥秘、生命的真谛以及修行的意义,展现了佛教哲学中关于空、无常、因果、解脱等核心概念的理解。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咏史·其十二

翩翩城隅雀,所产得鵋䳢。

孰云小可臣,殷祀乃忽而。

正祥不足恃,昏狂祸之基。

番番老黄冠,出语惊耄期。

嗟哉倪侯馆,得死乃所宜。

(0)

咏蚊

嘴利体轻乘夜出,群鸣音响似雷同。

不知血饱身肥后,性命悬人掌握中。

(0)

续白额行

白额白额猛且雄,居然据我林之中。

白日出林取人食,馋口大开如血红。

摇头掉尾似得意,流血滂滂无惨容。

遂令自古南山下,大道尽日无人纵。

一朝忽与猎夫遇,密网强弓绕林树。

白额计穷无所逃,四足如豚缚将去。

虽然摇尾乞人怜,积恶过深宁汝恕。

却怜三四假威狐,遁迹潜形在何处。

(0)

周如心溪庄八首·其一

闻说溪庄上,先生旧隐居。

村舂閒野水,高栋接茅庐。

城客朝携酒,溪翁夜打鱼。

功名身外事,不醉复何如。

(0)

七物诗应制

蜂鸦燕雁蝶莺蝉,窃玉偷香小槛前。

朝噪山林声轧轧,暮穿帘幕影翩翩。

曾传苏武胡中信,解入庄周枕上眠。

几度绵蛮枝上语,数声哽咽夕阳天。

(0)

寄叔端司相公

忆乘巨浪出云津,竟逐风雷过禹门。

身带卿云登粉署,座留仙客醉金樽。

夜深不作烟霞梦,天近常沾雨露恩。

感激高情遥念我,几番骑马到孤村。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