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离相院》
《离相院》全文
宋 / 丘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一夕僧留宿,翛然万虑空。

草分仙掌绿,花发御袍红。

白鸟松梢雪,玄谈麈尾风。

因悲人世上,终日业尘中。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āngyuàn
sòng / qiūkuí

sēngliú宿xiāoránwànkōng

cǎofēnxiānzhǎng绿fēnpáohóng

báiniǎosōngshāoxuěxuántánchénwěifēng

yīnbēirénshìshàngzhōngchénzhōng

注释
僧:出家人,指僧侣。
翛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
万虑:众多忧虑,烦恼。
仙掌:古代宫殿中的植物,象征吉祥。
御袍:皇帝或官员的官服,这里比喻鲜艳的花朵。
白鸟:白色的鸟。
松梢:松树的顶端。
麈尾:古人的拂尘,用于驱赶蚊蝇或象征高雅的交谈。
悲:感慨,悲伤。
人世:人间,世俗世界。
业:事务,职责,也可指世俗的功名利禄。
尘:尘世,世俗生活的琐碎。
翻译
一夜之间僧人留宿在此,心中万般忧虑顿时消散。
青草如仙人掌般翠绿,花朵绽放仿佛御袍般鲜艳。
白鸟停歇在松梢,如同覆盖着雪花;深谈时,麈尾轻拂,带起清风。
不禁感叹世间人事,终日忙碌于世俗尘埃之中。
鉴赏

诗人以深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僧侣留宿的夜景图。"一夕僧留宿,翛然万虑空"中,“一夕”指的是一个晚上,“翛然”形容心境的宁静而空旷,暗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接下来的两句“草分仙掌绿,花发御袍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亲近感受和赞美之情。其中,“草分仙掌绿”以草木生长的形象,传递出生命力与希望;“花发御袍红”则是对春日里花朵绽放的描写,展示了生机勃勃的一幕。

"白鸟松梢雪,玄谈麈尾风"两句诗中,“白鸟松梢雪”通过白鸟栖息在覆盖着雪的松树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玄谈麈尾风”则是对僧侣之间深奥谈论声响起于飘扬的风中的描绘,表现了禅宗修行者的高深理念。

最后两句“因悲人世上,终日业尘中”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尘世烦恼的哀叹。"因悲"表明诗人的情感基础是对世事的同情和理解;"人世上"泛指红尘滚滚的人间世界;"终日业尘中"则暗示了人们每天都被种种烦恼和欲望所困扰。

整首诗通过对僧侣夜宿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然与悲悯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其深厚的禅理修养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

作者介绍

丘葵
朝代:宋

泉州同安人,字吉甫。早年有志朱子之学,亲炙于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杜门励学,不求人知。宋亡,居海屿中,因自号钓矶翁。元世祖闻其名,遣御史奉币征聘,不出,赋诗见志。年八十余卒。有《易解义》、《书解义》、《诗解义》、《春秋解义》、《周礼补亡》及诗集。
猜你喜欢

寄顾子重

两年闻道更移家,鸡犬图书载几车。

寄语春风湖上酒,一尊重醉木兰花。

(0)

赵千里画夏景

积雨新晴涨溪水,黄鹂交交啼不已。

南风微动水晶帘,百合花开绿阴里。

重楼叠阁俯层台,台下碧树参差回。

琼轩倒影入溪水,十二雕阑相对开。

幽兰药草香涧谷,曲径莓苔随意绿。

迟迟白石茶臼鸣,应有人家隔深麓。

博山烟断香未消,玉钩素箔悬冰绡。

床头古书忽在手,只有爽气无炎歊。

长安街头困行旅,满面黄尘汗如雨。

不知有客方晏然,展席临流坐清暑。

当时画史非常徒,含朱舐绿精临摹。

四百馀年落人世,至今名家称伯驹。

南州火云光崒嵂,净埽华堂挂长日。

对之不觉融心神,疑有寒泉落虚壁。

(0)

溪山高士便面

杨柳拂溪流,风牵荇带柔。

前山青可数,停楫坐船头。

(0)

客甫里白莲寺答顾玉山见寄·其一

风流王湛岂真痴,世路崎岖蜀道危。

独酌花前明月我,百年驹隙主翁谁。

南州名节称高士,乱世功名属健儿。

国内承平欣有象,忧天莫作杞人悲。

(0)

高则诚录事

永嘉山水郡,燕服帝王州。

献赋长杨内,从君沧海头。

阿戎终放旷,小杜最风流。

花满西泠路,烟波渺白鸥。

(0)

白云楼歌次韵文学古

白云楼居深复深,道人燕坐云为心。

未逐神龙泽天下,时从倦鹤栖岩阴。

玉气虹光射虚牖,天逼阑干挂牛斗。

始信桃源隔一尘,世人只许闻鸡狗。

君不见茂苑长洲荒草里,豪杰销沉呼不起。

功成身退去者谁,一棹鸱夷渺烟水。

又不见秦川公子走干戈,龙颠虎倒奈渠何。

落日凭高望乡国,愁怀借酒生春和。

世事兴亡等飞絮,难挽黄河水西注。

御风八极恣游遨,归去还依白云住。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