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当湖别意二首·其二》
《题当湖别意二首·其二》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白发愁惊几簿书,归途今已谢迷途。

且看诗笔难描景,也入当湖送别图。

万事到头俱幻梦,一杯叉手是真吾。

烟波满眼催人醉,明月飞云隔绿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面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与洒脱态度。首联“白发愁惊几簿书,归途今已谢迷途”中,“白发愁”表达了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簿书”则象征着官场的繁杂事务,诗人以“愁惊”二字,生动地刻画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归途今已谢迷途”,既是对过去错误选择的反思,也是对未来回归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颔联“且看诗笔难描景,也入当湖送别图”转而从艺术创作的角度出发,诗人认为即便是高超的诗笔也无法完全捕捉和描绘世间万象,但艺术作品却能成为情感和记忆的载体,如同一幅幅送别的画面,将离别的情感永恒定格。

颈联“万事到头俱幻梦,一杯叉手是真吾”揭示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他认为世事无常,一切皆如梦幻泡影,唯有眼前的酒杯才是真实的存在,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尾联“烟波满眼催人醉,明月飞云隔绿芜”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烟波浩渺,明月高悬,云雾缭绕,绿草丛生,这一切都仿佛在催促着人们沉醉于当下,享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同时也暗示着人生的短暂与不可预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艺术、自然以及人生真谛的独特见解,充满了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点绛唇 后六月二十二日,同府僚宴饮白云朱

川原四开,青嶂白波,非复尘境。
忽治中英甫坚索鄙语,酒酣耳热,以乐晴倚层阑,飘飘醉上青鸾背。
飞云崩坠。
万叠银涛碎。
青嶂白波,非复人闲世。
人怀霁。
夕阳有意。
返照千山外。

(0)

点绛唇 为房祖母寿

婺女呈祥,瑞光分自云衢烂。
凤萱金*。
留待佳辰绽。
林下丰容,闺壶瞻仪范。
香萦篆。
玉颜如*。
岁岁长康健。

(0)

点绛唇 春雨后小桃

端正楼空,一枝春色谁偷得。
夜来消息。
暮雨胭脂湿。
倚竹佳人,翠袖娇无力。
须相觅。
一尊休惜。
转首春狼藉。

(0)

木兰花慢 寿史中丞

相门佳公子,都忘却,贵人骄。
有万石忠动,伯鱼诗礼,才气飘飘。
风流谢家玉树,说妙龄、英誉冠东朝。
桂殿亲承弓砚,豸冠高映金貂。
两台清议耸风标。
睿眷见恩饶。
要宝瑟朱弦,羹梅伊鼎,试手更调。
凤凰池,还浴凤,看羽毛、奕世动云宵。
郑重岁寒贞节,青松千尺难*。

(0)

感皇恩 与客读辛殿撰乐府全集

幽思耿耿堂,芸香风度。
客至忘言孰宾主。
一篇雅唱,似与朱弦细语。
恍疑南涧坐、挥谈尘。
霁月光风,竹君梅侣。
中有新亭泪如雨。
力扶王略,志在中原一举。
丈夫心事了、惊千古。

(0)

望月婆罗门引 春雪后看山

太行晴霁,孤墉高处揖清寒。
云闲万髻千鬟。
底事春风面目,一变玉**。
淡夕阳平远,野鸟飞还。
青云莫攀。
吾高兴、在东山。
偃蹇孤松丘壑,不*春悭。
背阴桃李,正藉得、春光亦强颜。
长剑*、且莫轻弹。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