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草和味云·其二》
《秋草和味云·其二》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一从凉吹转蓬科,拾翠无由近御河。

别后园林深积箨,旧时池籞冷残荷。

掘根险为饥鸿尽,剉荐能禁战马过?

头白王孙归得未,乱蛩如雨绕铜驼。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草木凋零、环境凄凉的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感慨与历史的沧桑感。

首联“一从凉吹转蓬科,拾翠无由近御河”,以“凉吹”、“蓬科”描绘出秋风萧瑟、草木摇曳的景象,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同时,“拾翠无由近御河”一句,借以表达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感慨,暗含着对权力更迭、世事变迁的无奈。

颔联“别后园林深积箨,旧时池籯冷残荷”,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荒凉与寂寥。通过“深积箨”、“冷残荷”的描写,展现了园林的衰败与池塘的荒芜,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无情与自然的循环。

颈联“掘根险为饥鸿尽,剉荐能禁战马过”,则将视角转向自然界中的生灵,通过“饥鸿”与“战马”的形象,表达了对生命困境的同情与思考。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动物在艰难环境下的生存状态,也隐喻了人类社会中弱肉强食、生存斗争的残酷现实。

尾联“头白王孙归得未,乱蛩如雨绕铜驼”,以“头白王孙”这一形象,象征着历史人物的衰老与离散,以及对过往辉煌不再的深深怀念。而“乱蛩如雨绕铜驼”则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秋夜中蟋蟀环绕废墟的场景,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历史遗迹的哀叹,蕴含着对时代变迁、物是人非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生命、自然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自然的独到见解和深沉情感。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赠汪叔潜

火云嵯峨如叠嶂,百病攻衰非一状。

低檐小屋桑竹村,忽辱君来问亡恙。

蹶然揽衣起闯门,裹饭仍烦远相饷。

岁饥野外无供给,羞涩馀粮不盈盎。

我守此穷三十年,尚恐死前无力量。

君诚不以老弃予,苦语见规宜勿让。

(0)

衡门感旧

苍烟屯不散,疋素横郊原。

雨细不湿衣,著水始见痕。

踌躇意自佳,未遽掩衡门。

一一送归鸦,枫林犹未昏。

念昔寿州归,绍兴初纪元。

阖门过百口,一身今独存。

不死实有命,送老三家村。

躬耕幸得食,万事不足论。

(0)

醉歌

三十六策醉特奇,竹林诸公端可师。

秋风萧萧吹鬓丝,蟹螯正可左手持。

醉倒村路儿扶归,瞠目不识问是谁。

浩歌起舞夜何其,北斗磊落明河移。

贵人惜醉渠自痴,黄金络马誇市儿。

一朝祸来莫支持,新州如山不可移。

(0)

暮秋中夜起坐次前韵

东吴秋令迟,得雨亦良悦。

中庭有流萤,烈风吹不灭。

披衣起坐久,鼓角参差发。

西成虽作劳,农事亦渐歇。

老怯岁律残,俯仰忽九月。

蟋蟀鸣壁间,愧汝知时节。

(0)

董逃行

汉末盗贼如牛毛,千戈万槊更相鏖。

两都宫殿摩云高,坐见霜露生蓬蒿。

渠魁赫赫起临洮,僵尸自照脐中膏。

危难继作如崩涛,王朝荒秽谁复薅。

逾城散走坠空壕,扶老将幼山中号。

昔者群枉根株牢,众愤不能损秋毫。

谁知此乱亦不遭,名虽放斥实遁逃。

平民踣死声嗷嗷,今兹受祸乃我曹。

(0)

寄赵昌甫

杳杳双鹊鸣庭除,东阳吏传昌甫书。

纸穷乃复得杰作,字字如刮造化炉。

尔来此道苦寂寞,千里一士如邻居。

小儿得禄在傍邑,我贫初办一鹿车。

过门剥啄亦奇事,拜起幸未须人扶。

君看幼安气如虎,一病遽已归荒墟。

吾曹虽健固难恃,相觅宁待折简呼。

馀寒更祝勤自爱,时寄新诗来起予。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