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好,秋气入幽居。
篱畔菊花香对酒,楼头皓月坐观书。风急雁来初。
江村好,秋气入幽居。
篱畔菊花香对酒,楼头皓月坐观书。风急雁来初。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日江村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
“江村好”,开篇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江边村落的喜爱之情。“秋气入幽居”,点明时节与居住环境,营造出一种深邃、静谧的氛围。秋天的凉爽之气仿佛渗透进了幽静的居所,为读者带来一丝凉意和清新感。
“篱畔菊花香对酒”,描绘了诗人与菊花相伴饮酒的情景。菊花盛开,香气扑鼻,与美酒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高雅、闲适的生活情调。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也暗示了他内心的淡泊与超然。
“楼头皓月坐观书”,进一步展现诗人的生活状态。在皓月当空的夜晚,诗人独自坐在楼头,手捧书籍,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这一场景既体现了诗人的勤奋好学,也透露出他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风急雁来初”,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收尾,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秋风起,大雁南飞,预示着季节的更替,同时也象征着诗人的思绪随风飘荡,对远方的向往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知识的渴望,营造出一种宁静、高雅而又略带思乡之情的意境。
疏帘卷春晓,胡蝶忽飞来。
游丝飞絮无绪,乱点碧云钗。
肠断江南春思,粘着天涯残梦,剩有首重回。
银蒜且深押,疏影任徘徊。罗帷卷,明月入,似人开。
一尊属月起舞,流影入谁怀?
迎得一钩月到,送得三更月去,莺燕不相猜。
但莫凭阑久,重露湿苍苔。
山横眉黛浅,云拥髻鬟愁。
天香笑携满袖,曾向广寒游。
素腕光摇宝钏,金缕声停象板,歌罢不胜秋。
十指露春笋,佯整玉搔头。记钱塘,朝载酒,夜藏钩。
青衫断肠司马,消减旧风流。
三百六桥春色,二十四番花信,重会在苏州。
水调按新曲,明月照高楼。
螓首堆春,䰀鬌天然,巫云一缭。
似乌丝未综,支机方理;元蚕出浴,分茧初缫。
鬒不容膏,滑难留栉,岂待桃花插后娇。
新妆巧,任惊鸦堕马,伎尽终朝。盈盈不受云翘。
但爱煞葳蕤小步摇。怕婆娑舞罢,偎人再整;
蓬松睡起,揽镜重挑。
花下徐行,风前背立,惜别踟躇手一搔。
难忘底,是鸳鸯枕上,香雾飘飖。
屏里昊山深窃,宿酲未解,午枕初甜。
胆怯窗虚,惊起误使人嫌。
是乳鸦、声声绿树,是语燕、两两朱帘。转愁添。
斜翘不正,堕珥慵拈。厌厌。
行云飞去,潇湘江上,巫峡峰尖。
不尽销凝,海棠月上已窥檐。
蝶粉寒、羞薰翠被,灯花瘦、懒叠香奁,倚春纤。
暗啼妆泪,半袖红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