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故东郡太守翟义为汉诛莽不胜而死其事甚伟而郡人不知祀之余始请祀于名宦祠为作翟义公歌》
《故东郡太守翟义为汉诛莽不胜而死其事甚伟而郡人不知祀之余始请祀于名宦祠为作翟义公歌》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古风

东郡太守翟义公,欲嘘炎烬为长虹。

皇天未启赤符子,一寸血作千家红。

汝南殃及枯骨冢,濮阳改筑鲸鲵宫。

中原掩耳宣大诰,偷泪自咏平陵东。

侯王吏民四十万,何面死谒隆准翁。

昆阳雷动虎踪灭,太液波沸蛙声穷。

高庙不请政君罪,云台但书列宿功。

秪今魏守祀名绩,俎豆不载何其蒙。

尔曹只知狄司空,近闻依稀田侍中。

世间万事在反掌,成败那得论英雄。

椒浆一洒千古泪,灵旗忽若摇空濛。

忆昨彭城过廉里,里中老人誇大龚。

汉家九鼎二子在,呜呼岂系桐江风。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翟义公歌》以叙事的方式,表达了对东郡太守翟义英勇抗莽却失败牺牲的敬仰与感慨。诗中通过描绘翟义试图复兴汉室的决心("欲嘘炎烬为长虹"),以及他付出的巨大牺牲("一寸血作千家红"),展现了他为国捐躯的壮烈事迹。

诗中提到的"汝南殃及枯骨冢"和"濮阳改筑鲸鲵宫"暗指战乱带来的破坏,而"中原掩耳宣大诰,偷泪自咏平陵东"则表达了人们对局势的无奈和对翟义的哀悼。诗人感叹四十万侯王吏民的命运,以及对当权者的不满("何面死谒隆准翁")。

接着,诗人借历史典故,如昆阳之战和高庙不问政君之罪,来强调翟义的功绩被忽视("云台但书列宿功"),而魏守的名绩则显得黯淡("俎豆不载何其蒙")。诗人还提及了翟义之外的狄司空和田侍中,暗示世间英雄的评价并非单一标准。

最后,诗人感慨万分,以"椒浆一洒千古泪,灵旗忽若摇空濛"表达对翟义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彭城廉里老人对大龚的赞美,进一步强化了对翟义高尚人格的赞扬。全诗情感深沉,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具有鲜明的同情和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伊犁纪事诗四十三首·其十二

日日冲泥扫落苔,一条春巷八门开。

外台自有萧闲法,携具方家说饼来。

(0)

西陬牧唱词二十六首·其二十

北庭都护各分符,戎索开成益地图。

钻汗已除留赞普,判铨流外列簪裾。

(0)

复过川

世事应如梦,胡川又复过。

古今陈迹少,高下断崖多。

识路寻遗骨,占风验老驼。

夷人称瀚海,平地有烟波。

(0)

镇远楼

揆日千年才御史,吟风八咏赵平章。

层层梵阁联官阁,坦坦仙乡达帝乡。

伊里而今通北极,蓼泉自昔跨西凉。

升平那数筹边策,舞羽虞阶击坏唐。

(0)

登天山绝顶

匹马西来万里游,飘飘心迹似轻鸥。

才探蒲海千寻浪,又渡阴山五月秋。

星落天中半天外,水穿沙底挟沙流。

停车东望濒搔首,漫学题诗付上头。

(0)

偶述

散尽轻寒与木绵,踏晴随意历风烟。

新桃得酒销春帐,老屋临沧结素缘。

食荔每怜天一借,服松真许诀相传。

何当石枕云庄下,读遍南华内外篇。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