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把阑干猛拍。一向翠奁尘积。
孤鸾那得影儿双,怕见菱花碧。
梅浅月朦胧,鬓亸云狼藉。
愁容自己也难看,敢望他怜惜。
闷把阑干猛拍。一向翠奁尘积。
孤鸾那得影儿双,怕见菱花碧。
梅浅月朦胧,鬓亸云狼藉。
愁容自己也难看,敢望他怜惜。
这首《误佳期·闺怨》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哀愁。词人沈谦通过“闷把阑干猛拍”这一动作,生动地展现了女子在情感上的挣扎与不满,拍打栏杆的动作既表达了她内心的烦躁,也暗示了她对某种情境的抗拒或渴望。接着,“一向翠奁尘积”,通过描述梳妆台的灰尘堆积,隐喻了女子长时间的独处与寂寞,暗示了她与外界的隔绝和自我封闭的状态。
“孤鸾那得影儿双,怕见菱花碧。”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女子的孤独感。孤鸾象征着独身的女子,没有伴侣相伴,即使面对镜子(菱花碧),也害怕看到自己的孤单身影,这反映了她内心深处对于爱情的渴望与恐惧。镜中的倒影成了她内心矛盾的投射,既是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也是对现实孤独的无奈承认。
“梅浅月朦胧,鬓亸云狼藉。”这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凄清幽静的氛围。梅花浅淡,月色朦胧,不仅映衬出女子外在环境的冷清,也暗示了她内心情感的迷茫与脆弱。鬓发散乱,如同云朵般凌乱,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因愁绪而无心整理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其内心的哀伤与无助。
“愁容自己也难看,敢望他怜惜。”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女子自知面容因愁苦而难看,更不敢奢望他人给予怜悯与同情。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女子在情感世界中的自我否定与对外界的无力感,表现了她在爱情与生活双重压力下的痛苦与挣扎。
整体而言,《误佳期·闺怨》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成功地刻画了一个深陷孤独与哀愁之中的女子形象,展现了明代末期女性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细腻。
海虞有钱氏,学行众所推。
虽膺九重眷,所蕴未及施。
嗣子守遗训,夙夜罔或违。
裕家务勤俭,存心复仁慈。
善庆逮后昆,惠泽被孤嫠。
诸孙信英特,双璧联光辉。
孝敬心切切,友爱情怡怡。
素志在显扬,拟学古人为。
沉潜在经籍,跬步循矩规。
为善益自力,声誉恒昭而。
藏修一室中,华扁名思诒。
芸香袭书幌,墨花浮砚池。
有志事竟成,矧遭圣明时。
奋迅谅有日,远大以为期。
白云兮央央,群山兮苍苍。
云之间兮乔木,山之阳兮草堂。
中有美人兮貌清且扬,胸中粲粲兮五色文章。
纫幽兰兮为佩,制芙蓉兮为裳。
玄猿吟兮春云暝,白鹤怨兮秋夜长。
弹孤桐兮自适,思佳人兮难忘。
安得跨飞鸾兮容与,栖云山兮尚羊。
鲜桃郁李烘锦城,白雪幽兰冷空谷。
喧哗绮靡人所羡,君独胡为爱清馥。
君方少年富文采,早入西清掌书牍。
天官宗伯司铨衡,更佐边神镇巴蜀。
开府同专三品印,退食初架三椽屋。
既营楚畹栽碧丛,复对天花咏黄竹。
春还国香始吐颖,飞霰尚集风轩曲。
丹蕤著粉馀嫩红,剑叶堆琼隐新绿。
一时芳致正称妙,更与千载相追逐。
鲁连节操高摩云,太白丰姿莹如玉。
玉堂学士今太史,壮以词翰盈篇轴。
龙鳞篆籀争雪鲜,金薤文章共兰馥。
我亦能吟君好事,好买溪藤数千幅。
联篇写作清风图,长使虹光贯岩麓。
宪郎高隐林泉日,种得江南几株橘。
春日荧荧吐瑞花,秋风磊磊悬嘉实。
去年起作京华游,台端六月如九月。
乌啼翠柏玉柯冷,鹤唳璧山琪树秋。
归来风景慰吟目,依旧繁阴盖书屋。
万颗重垂丹井黄,千头再结龙洲绿。
绿映红稀压四邻,洞庭隐映波粼粼。
羲之帖就霜凝笔,巴叟棋敲香满身。
广文有才过屈宋,解撰王孙楚声颂。
烦君采摘笼白鹅,载酒谈玄作清供。
伏波裹尸还,马璘苦战死。
至今骨犹香,勋名照青史。
桓桓马将军,或疑其孙子。
逾月婴孤墉,四面集飞矢。
生不为降俘,死期为厉鬼。
小卒窃开关,大兵遂劘垒。
满城血为池,全家脑涂地。
英雄为痛心,三十馀年矣。
阴房野燐青,坏道丛祠圮。
天朝未旌忠,谁为血其祀。
名公访古迹,立马斜阳里。
临风叫英魂,月寒天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