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衲随云补,寻山任履穿。
锡飞芳草岸,杯度夕阳天。
万法原无著,孤踪听有缘。
岭梅初放后,野鹤自飘然。
破衲随云补,寻山任履穿。
锡飞芳草岸,杯度夕阳天。
万法原无著,孤踪听有缘。
岭梅初放后,野鹤自飘然。
这首诗以禅意为骨,描绘了一位禅者的生活与心境。首句“破衲随云补,寻山任履穿”展现了一种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破旧的僧衣随着云雾修补,不拘泥于物质的束缚,而是在山间自由行走,体现了禅者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宁静。
“锡飞芳草岸,杯度夕阳天”则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了禅者的日常活动。锡杖在芳草岸边轻轻滑过,酒杯在夕阳的余晖中缓缓移动,这些画面既具有一种超脱世俗的美感,也暗示着禅者生活的简朴与和谐。
“万法原无著,孤踪听有缘”进一步揭示了禅者的哲学思考。万般法相,皆无固定所依,强调了万物变化无常,不应执着于一物一事。孤影独行,却能倾听世间万物的缘分,表现了禅者对宇宙万物的深刻理解和包容。
最后,“岭梅初放后,野鹤自飘然”以岭梅盛开和野鹤飞翔作为结尾,象征着禅者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岭梅的绽放是自然界的美好瞬间,野鹤的飘然则是心灵的释放与逍遥。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禅者追求精神自由与和谐共生的生活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