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夏暑更盛,秋云静沉沉。
禾黍尽枯稿,白日焦园林。
二气惨不交,天地如釜鬵。
既无方寸功,可以成甘霖。
小人顾一身,忧患难踰寻。
自非吸风人,谁无饥渴心。
过夏暑更盛,秋云静沉沉。
禾黍尽枯稿,白日焦园林。
二气惨不交,天地如釜鬵。
既无方寸功,可以成甘霖。
小人顾一身,忧患难踰寻。
自非吸风人,谁无饥渴心。
这首诗描绘了夏末秋初时节,天气炎热,秋云沉静,禾苗枯萎,白日炙烤着园林的景象。诗人通过“二气惨不交,天地如釜鬵”表达了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对万物的影响,暗示了自然界中阴阳二气的失衡。接着,诗人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既无方寸功,可以成甘霖”,意即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能带来雨水的滋润,恢复生机?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思考,也隐含了对社会、人生的反思。
后半部分,诗人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表达了面对生活中的忧患时的无力感和焦虑:“小人顾一身,忧患难踰寻。”这里的“小人”并非贬义,而是泛指普通人,强调了个体在面对困难时的渺小和无助。最后,“自非吸风人,谁无饥渴心”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对自然现象的思考延伸到人类内心的需求上,即无论是自然界的干旱还是人类内心的渴望,都需要某种力量或行动来解决。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引子,探讨了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面对困境时的思考与感受,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哲思。
灵感手擎苍龙鞭,和风一道飞腾天。
天公欲报大有岁,六花助与芳菲权。
紫姑云辇归时节,太光碾碎桄榔叶。
晓来楼阁万家春,白玉鸳鸯为新叠。
垄头耕父被单褐,望岁欣欣掉歌舌。
王孙却恨此宵寒,兰膏冻黑香轮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