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涌桃花渡口沦,仙源一闭永无春。
风多跋扈谁移檄,海已扬尘尚觅珍。
青帝权偏容魅假,洛妃态岂好龙真。
蘼芜绿断空山路,未信新人胜旧人。
浪涌桃花渡口沦,仙源一闭永无春。
风多跋扈谁移檄,海已扬尘尚觅珍。
青帝权偏容魅假,洛妃态岂好龙真。
蘼芜绿断空山路,未信新人胜旧人。
此诗以“七叠病鹤送春韵”为题,出自清代诗人黄人之手。诗中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却暗含着一种凄凉与哀愁的情感。
首句“浪涌桃花渡口沦”,以“浪涌”和“桃花”描绘出一幅春水泛滥、桃花盛开的景象,但“沦”字暗示了这种美景的短暂与易逝。接着,“仙源一闭永无春”一句,将春日的消逝比作仙源关闭,再也无法重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风多跋扈谁移檄,海已扬尘尚觅珍”两句,通过“风多跋扈”和“海已扬尘”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狂暴与混乱,而“谁移檄”和“尚觅珍”则表达了对改变现状、寻找珍贵事物的渴望与无奈。
“青帝权偏容魅假,洛妃态岂好龙真”两句,运用典故,将春神青帝与洛神洛妃的形象融入其中,表达了对权力与美的复杂看法,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中的不公与虚伪。
最后,“蘼芜绿断空山路,未信新人胜旧人”两句,以蘼芜的凋零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山路的空寂表达孤独与失落,而“未信新人胜旧人”则表达了对传统与新事物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之情。
寿竹长青,寿松高耸,寿山寿水俱全。
寿星寿夜,寿象现中天。
寿祝长生不老,寿香一炷,宝鼎龙涎。
寿童引,寿龟寿鹤,寿烛比金莲。
寿盘添寿果,寿桃初熟,寿满三千。
寿筵歌寿曲,寿酒与流连。
寿从今,去福寿无边。
寿仁者,寿门高大,福寿永绵绵。
辰出街头,酉归堂内,切须规矩随身。
志诚香火,早晚去朝真。
遍历名山福地,不耻问、参访高人。
休夸逞,断除人我,心地放教平。
烧丹并炼药,琴棋书画,各有司存。
应干请祈法术,都是谩劳神。
且任随缘乞化,省多少、劳碌精神。
团*坐,齐同慈爱,异骨总成亲。
减饭除情,敌魔战睡,圣贤学道根基。
进人退己,用事契心机。
遇境休生烟火,安闲处、性要无疑。
争知道,洪波跳出,却还入希夷。
罢贪酒色酒气,制开利锁,截断嗔痴。
完全性命,物外何为。
悟彻元初色相,功成也、归去来兮。
乘丹凤,蓬莱宫里,独步访钟离。
稽首诸兄,*听吾劝,化饭朝日随缘。
残余好恶,只要自心坚。
饱后归庵静坐,无益语、闭口藏言。
他人过,见如不见,方寸得安然。
且休寻玄妙,牢拴意马,紧锁心猿。
去除人我,灭火消烟。
昼夜敌魔战睡,常寂静、调息绵绵。
君知否,如斯妙用,子母自团圆。
今日荣华,前生福善,悟来更好重修。
百年光景,生灭水浮沤。
贩骨无休歇,劝未尽、又遭愁。
然嗟人世,忙忙造业,几个肯抽头。
清闲归物外,逍遥独步,身内闲搜。
把汞铅颠倒,性月如秋。
直待功成行满,超三界、永列仙俦。
乘云去,真容不朽,免再卧荒丘。
清净家风,如常合道,本来面目休迷。
行住坐卧,何处不相随。
达理头头解脱,明心无作无为。
君还悟,丝毫放过,画饼不充饥。
古今贤达者,仗无情慧剑,斩断昏迷。
把三尸赶退,六贼分离。
云散天心独露,吐红霞、烹炼须弥。
真功至,长生活计,能有几人知。